-
日期: 2025-03-03 | 來源: 大貓財經Pro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星巴克 | 字體: 小 中 大
1最近傳出,星巴克中國要賣身了。
哦,不對,他們自己的說法是“為中國業務探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其實就是把中國業務打包,賣給合作伙伴。
相中星巴克中國的不少,比如KKR、方源資本(Fountainvest)、太盟投資(PAG)都有意向,另外,國內的華潤和美團,也是潛在收購方。
星巴克可能就是下壹個肯德基、麥當勞。
2016年,百勝餐飲和麥當勞全球都拆分了中國業務,通過資本交易,百勝中國在紐交所和港交所上市,麥當勞中國成了金拱門,由中信的財團以52%控股,他們的中國的餐廳,成為特許加盟。
其實,曾經,星巴克也是這麼玩的,經營權曾壹分為叁,天眼查信息顯示,星巴克通過合資成立了北京美大星巴克、上海統壹星巴克、美心星巴克,分別經營華北、江浙滬、華南市場,而實際經營權在北京叁元集團、台灣(专题)統壹集團、香港(专题)美心集團手上。
後來,分別通過大價錢把股份買回來,收歸直營。
去年,星巴克來了壹個新的CEO布萊恩·尼科爾,新官上任,就來了叁把火:
1、要徹底改造美國的門店,削減優惠,砍菜單;
2、在中國找“合作伙伴”,來提振中國市場業務;
3、裁員。
結果,2025年第壹財季,在全球第贰大的中國市場,用全球18.9%的門店,為星巴克貢獻了7.9%的營收,訂單平均售價、同店交易量、同店銷售額,都在下滑。
尼科爾曾是百勝的高管,參與過百勝中國的分拆,星巴克賣身,也是得心應手。
同期,另壹個大事件,就是傳出奔馳裁員。
奔馳全年淨利潤下滑了28%,中國區的銷量降到了5年最低,業務拖累,中國區核心業務也不得不調整,汽車銷售和汽車金融,預計裁員15%。
其實其他跨國車企也不太好過,此前,大眾、保時捷、通用等,銷量都在下滑,裁員、減產、降薪,已經成為常態。
除了他們,還有壹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也在下滑之列:雅詩蘭黛、科蒂、百威、聯合利華、寶潔、ABB……
在某種程度上講,外資有點集體淪陷的意思,在中國的業績下滑的厲害。
2
外資為啥下滑這麼厲害呢?
不少外媒歸因於房地產下滑、需求放緩、中國經濟拖累。
但真的是這樣嗎?為啥競品們就活得不錯呢?根本原因就是,競爭力不行,尤其是咖啡和汽車,已經成為競爭最充分的代表行業。
比如星巴克,咖啡競爭的下半場,是真的沒啥優勢了。
以前,星巴克是商場的“錨定商戶”,為商場提升“檔次”的,商場為了留住它,各種優惠政策,租金啊,裝修補貼啊,只要你來就行。
現在,“壹些商場已經想清退星巴克了”,商場沒收益,而星巴克已經為商場帶不來多少客流了。
卷價格,瑞幸、庫迪都在搞9.9元咖啡,星巴克還在端著,叁肆拾壹杯,價格根本不在壹個量級上,小降價根本換不來大訂單;-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