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4 | 來源: 煎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南極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南極冰冷刺骨的海水裡,章魚可沒穿手套保暖的本事,但它們自有妙招熬過寒冷。壹項新研究發現,這種八爪怪會通過壹種叫RNA編輯的手段,巧妙調整神經系統關鍵蛋白,讓它們在低溫下也能好好幹活。這可是科學界頭壹回證實,RNA編輯不僅能改蛋白,還能直接促成環境適應。成果近日登上了《科學》雜志的在線版。
要知道,低溫對神經信號傳遞是個大麻煩。神經元放電時,細胞膜上的蛋白通道得開關自如,讓各種離子進進出出。電荷恢復正常後,釋放鉀離子的通道就得趕緊關上。可在寒冷的天氣裡,這些通道關得慢吞吞,神經元就沒辦法快速再來壹次。於是,研究者猜想,生活在極寒地帶的物種可能調整了鉀離子通道,好在冷天裡照常開工。
波多黎各大學醫學院的分子神經生理學家 Joshua Rosenthal 和他的研究生 Sandra Garrett 最初信心滿滿。“我們本來以為答案藏在基因裡。” Rosenthal 說。他們料想,適應寒冷的物種會在鉀通道基因上動點手腳,造出更適合低溫的新蛋白。可結果卻讓他們大吃壹驚。
他們挑了兩只章魚做對比:壹只來自南極冰海,另壹只住在波多黎各25到35攝氏度的溫暖珊瑚礁。檢查基因時,兩人發現這兩者的鉀通道DNA序列幾乎壹模壹樣。接下來,他們把這些基因塞進青蛙卵細胞裡,讓細胞造出蛋白並嵌到膜上。這樣就能測測每種通道的電活動表現如何。
測試結果出乎意料:青蛙卵做出來的兩種鉀通道,功能上沒啥差別。Rosenthal 和 Garrett 壹算,如果這兩種章魚在各自的地盤用上這些通道,南極那只的通道關門速度會比波多黎各的慢60倍。這可不行啊,南極章魚的神經不得癱瘓了?
秘密原來藏在RNA編輯裡。細胞會先根據DNA合成RNA,作為造蛋白的藍圖。RNA編輯就像個靈活的修理工,能改動RNA的核苷酸序列,進而調整蛋白的氨基酸順序,改變它的性能。南極章魚就在RNA上動了九處手腳,調整了鉀通道的氨基酸。其中壹處叫 I321V 的改動尤其關鍵,直接讓通道關閉速度翻倍還多,完美適應了寒冷。
為了看得更清楚,他們又研究了另外六種章魚:兩只熱帶的,兩只溫帶的,還有兩只北極的。結果很有意思——環境越冷,章魚越愛在 I321V 這點上搞RNA編輯。“我們這篇論文真正帶來的,” Rosenthal 說,“是證明這個過程能幫生物適應環境。”
其他科學家對這項發現贊不絕口。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分子神經生物學家 Ronald Emeson 說:“這揭示了壹種全新的分子機制,能讓蛋白更多樣化。” 而康涅狄格大學健康中心的遺傳學家 Brenton Graveley 則覺得,這研究開了個好頭,“RNA編輯在適應中可能扮演大角色,接下來就看它還能影響啥了。”
南極章魚這招RNA編輯,真是既聰明又實用。誰說冷天只能瑟瑟發抖?它硬是給自己改出了壹條生路。
(資料照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