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3-05 | News by: Letsight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纽约新闻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她几乎没有社交媒体上的痕迹,也从未见过她出现在其他同学的帖子里。这是学区内首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都感到不安。”另一名同学则表示:薛嘉琳在学业上非常优秀,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从未听说她有任何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件事情真的让人感到难以置信和惋惜。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女孩,原本应该拥有无限可能,却在最美好的年纪离开人世。学霸光环背后的她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和痛苦。
在这起事件中大家讨论的焦点,落到华人(专题)家庭的教育观上。前两年某论坛上出现这样一个帖子《说句实话,美华卷娃是非常明智的,绝对不能放养》。帖子中的核心观点很明确,华人家庭必须鸡娃,不能听信所谓的“快乐教育”或“因材施教”而放任孩子自由发展。因为对于华人而言,社会资源和晋升空间存在天花板,只有通过教育内卷,才能确保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场鸡娃浪潮中,最具标杆意义的人物莫过于“虎妈”蔡美儿。她的着作《虎妈战歌》被无数华人奉为“鸡娃圣经”,至今依然有很多华人家长践行这一教育理念。升学规划从胎儿开始抓起,孩子从还没有出生就开始进行规划,从1岁开始就要进行音乐、STEM、语言启蒙。到了学龄阶段,周一学STEM,周二练钢琴,周三学骑马,周四奥数,周五英语演讲,周末还有击剑、高尔夫、冰球等,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
补习并非只存在于某一个地域,而是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全球。纽约法拉盛是华人聚集区,放眼望去,满是补习学校。无论是晚上、周末还是寒暑假,孩子们都在补课,补的不是课业,而是未来的竞争力。
在加州(专题),尔湾早已成为“美版海淀”,如果你走在硅谷附近的南德安扎大道,会发现这里几乎成了华人鸡娃战场的最前线。从数学竞赛、到中文补习、再到琴棋书画艺术中心,应有尽有,满足华人家长的一切需求。从北京海淀卷到旧金山(专题)湾区,改变的只是地理位置,华人家长的鸡娃精神从未停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