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3-05 | News by: Letsight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纽约新闻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一位华裔家长透露,史岱文森的学生日常安排极为紧凑,每天要上满10节课,每节课40分钟,光是正式课程就将近7个小时,还不包括课后补习、竞赛训练以及课外活动。不仅是史岱文森,在纽约8所公立顶级高中的录取中,亚裔学生占比长期稳定在50%以上。华裔学霸不仅卷顶尖大学、顶尖高中,还要卷顶尖竞赛。2022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中,代表美国队获得金牌的几乎全是华裔。
在2022年美国高中生最负盛名的科研赛事雷杰纳隆科学奖(Regeneron Science Talent Search),40名决赛入围者中,有至少15名华裔,他们分布在加州、纽约、新泽西(专题)等十个州。华裔学生的高竞争力,不仅让他们“占领”了精英高中,还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美国的教育生态。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加州某些郊区,每新增1名亚裔学生,就有1.6名白人学生转学离开。
研究表明,教育竞争是促使这些白人家庭离开的主要原因。这些白人家庭以“打不过就逃走”的方式来规避亚裔带来的内卷。
正如华裔作家Jenny Zhang在文章中回忆的那样:亚裔的成功常被认为是恐怖的——像无情的机器人,是虎式教育的产物,只关心考试成绩,只求成功却不问原因。只会读书、疯狂内卷已经成为亚裔学生,尤其是华裔学生的刻板印象。
卷到金字塔顶端,就会成功吗?最近两年,高分亚裔学霸被顶尖名校拒绝的新闻层出不穷。看看他们的履历,无一不是接近满分的SAT成绩、接近满绩的GPA、人手十多门AP,还是运动队队长、拥有N个冠军,又是编程高手,甚至还创办了公司,弹得一手好钢琴…总之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六边形战士,各项技能拉满。
按常理,他们应该是名校最理想的候选人,但现实却并让人大跌眼镜。虽然很多人将被拒的原因都归咎于当时的《平权法案》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华裔学生背景同质化的问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