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3-07 | News by: 箫十三郞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不仅是丁元英,想想看,如果你在城市生活多年不断进步,而你的家乡人还停留在原地,当你年节回家时,你们还能找到共同话题吗?
如果还能聊聊童年的事,可能还能交流几句,如果连那些往事都不愿提及,相聚只会尴尬。
秋红在离开前劝丁元英:“哥,你应该回家看看”,丁元英回答说:“过段时间吧”。看到这,秋红的脸上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这种失望意味着
“哥,你不回去看看爸妈吗?你的心是铁做的吗?真是太不孝了”。
最后丁元英离开时,秋红问他是否遇到了麻烦,丁元英说没事,他只是想要安静一会。
秋红无法理解,作为一个学成归来的才子,丁元英的思维方式已经带有很多西方元素,他认为亲情是心灵的自然流露,而不应该是基于道德的逼问。
而且对于现在的丁元英来说,家乡已经是回不去的地方了,因为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全新的人,他的思维、他的世界观已经像大树一样根深蒂固,无法再回到那个狭小的家乡。
就如秋洪所言 “跟你说话我们都觉得累” 。
比如,我无法理解我母亲面对佛像跪拜,祈求佛祖保佑我赚大钱、平安,她认为真诚的祈求是有效的,而我认为人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获得财富和安宁,真正的平安是通过自律和避免冒险行为来实现的。
如果祈求真的有效,那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应该是僧侣,祈求不应该是对佛,而应该是被自己的心。
丁元英和家人的沟通出现障碍,他也不愿意沟通,就像他自己说的:
“我总觉得自己不太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感觉格格不入,宁愿找个地方独自待着,没有任何主意或观念的冲突,彼此不相干扰。一旦回到家,就必须面对各种观念的冲突和孝道的挑战,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舒服,还不如各自安好” 。
丁元英第三次遇到沟通障碍的人包括一个卖馄饨的大妈、一个面馆老板以及在广场上质疑他的一对男女。
丁元英在馄饨摊吃完饭准备离开时,虽然已经付过钱,但大妈还是叫住他要他再付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丁元英没有反驳,而是静了静,然后又给了她一块钱。
他选择不争辩的理由有几点:
一是大妈可能并没有故意,只是生意太忙而已,这是可以理解的;
二是对于像丁元英这样的精英来说,生命宝贵,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争吵上;
三是争辩的结果不过是谁该道歉或者这一块钱该归谁,其实并无太大意义。有太多人的一生都耗在了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论中,生命如此短暂,为何不把时间用在追求个人成长和兴趣上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