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8 | 来源: 美国之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旅行结束时,我在(江苏)电视台,我们看到了他们正在写(关于交流营)的文章,和一个有我的视频...他们给我加了滤镜,好像是哭泣的表情符号,”楷博说。“我觉得,当你报道的时候,你最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不要给你正在拍摄视频的人添加滤镜。你想要真实的体验。你想要的是真实,而他们却直接操纵了我们的举止、我们所说的话的真实性,并且绝对提供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迫使我们以不是我们的正常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
美国之音在网上搜索到了数十条来自包括央视、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江苏电视台、新浪、搜狐等各层媒体关于这个交流营的报道。
在开营仪式上,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视频致辞中说,“相信这会是一次增进理解、深化友谊、传承友好之旅,对促进中美友好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政府的网站援引谢峰大使的话说,“真诚期待美国高校大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亲身体验中国的发展创新、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进步,让中美友谊之树茁壮成长,为中美关系发展厚植根基。”
再出发 学校做出调整
今年5月,包括杜克大学在内的多所美国知名高校又将派遣数十名美国大学生赴中国参观交流。这是杜克大学第二次参与这项活动。
与上次不同的是,杜克大学今年在交流营的宣传册上特别注明“项目期间将会有有限但密切协调过的媒体在场的情况。”
杜克大学的发言人在给美国之音的一份声明中解释了加注这个说明的原因,坦言他们对中国媒体去年对交流营的大量报道感到意外。
声明说:“由于这是一项新举措,我们致力于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项目。今年,我们认为有必要澄清一下,除了昆山杜克大学的多媒体合作伙伴外,在旅行期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会有媒体在场。去年,昆山杜克大学对整个项目期间的媒体报道程度感到惊讶,因此在昆山杜克大学领导下的进一步协调将确保参与者有一个积极的体验。”
专家:无关紧要的调整改变不了交流营是为中国宣传的本质
纽约大学斯坦哈特文化教育和人类展发学院研究和公平副院长、国际教育教授程华宇(Hua-Yu Sebastian Cherng)说,虽然这个交流项目的初衷是给学生提供到中国体验生活的机会,但是,组织上目的不明确,也没有专业教学人员随团给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他说:“纽约大学通常没有像这样的旅行,就是你去意大利,就只是去意大利。或者只是去了解更多关于意大利的信息。你会有一门课,(比如)叫做饮食文化,即使可能是春假旅行。你花了一个学期学习饮食文化,然后在春假期间去佛罗伦萨两周或一周,然后你回来仍然参与这方面的项目,确保这些旅行实际上是嵌入在学习计划中的,而不仅仅是一次独立的旅行。”
这位教育专家希望组织者能从去年的活动中吸取教训,对今后的活动进行改进。
但是美国莱特州立大学教授埃文·奥斯本(Evan Osborne)则认为,“5年5万人”的倡议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减少媒体跟拍的程度并不能改变项目的本质。在他看来,整个活动就是中国的大外宣对美国学生的洗脑。
他说:“中国是一个一党制国家,它实际上是一个一党制的社会。他们在这样的旅行中看到的一切都都是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而设计的。”
在另一批美国大学生即将前往中国参加交流营之际,奥斯本教授说,学校应当提前非常明确的告诉学生:“你去那里是为了帮助中国共产党改善形象。”
当被问及如果再次获得免费去中国交流的机会会不会参加时,杜克大学的凯博和罗德里格斯都说还会去,但目的并不是为了了解交流项目想要他们知道的,而“主要是为了在项目结束后有机会自己或与朋友一起探索中国的其他地方,或其他国家,比如韩国和越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