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8 | 来源: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皇帝 | 字体: 小 中 大
目前格力电器现在的董事团队是第11届,董事会成员共有9名,含三名独立董事,三名执行董事。其中三名执行董事是董明珠和他的两个副手,非执行董事当中则有两名是格力电器经销公司建立的京海担保,也和董明珠的销售网络关系密切。董明珠可以直接影响的董事数量为4人,连同自己5人,超过董事会半数席位。
也就是说在格力电器的最高权力机关,董明珠影响范围已经超过了半数,其他独立董事起到的作用不能说聊胜于无,只能说基本没有。甚至2016年,珠海市国资委作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连一个董事席位都没有。就这样格力电器内部形成了以董明珠为权力核心的超稳定结构,董明珠得以任意推行自己想要的政策。
客观的说,董明珠在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格力集团近10年的发展来看,董明珠起到的作用越来越负向了。
正如前面所说,格力电器曾经的最大股东是格力集团,背后是100%持股的珠海市国资委。应该说格力电器自创始之初有着浓厚的国资色彩。而董明珠除了掌管格力电器以外,曾经也是这个庞大集团的掌门人。
双方的决裂来自于2016年,董明珠当时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2016年8月,董明珠宣布以130亿元的价格发行股份收购珠海银隆,准备开始新能源业务。然而方案一经发布,质疑的声音不断,被投资者指责珠海银隆的估值过高、格力电器增发价太低。
不久,10月18日,董明珠卸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不再担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今后仅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
10月底,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中小股东否决了收购银隆并募集资金的整体方案。
这一系列切割董明珠的操作,珠海市国资委施加了多少压力是可以想见的。这也可以视为珠海市官方的表态。
3年后,珠海国资委更是公开减持格力电器15%的股权,接近清仓。从后续的发展来看,珠海国资委开除董明珠,出售格力电器股票的决策是明智的,尽管新能源产业在这10年之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电器和格力集团有没有能力执行好新能源战略,从其他业务方向的经验来看,的确要打个问号。
格力集团清仓格力电器时股价大约是45元每股,而现在格力电器只有40元每股。董明珠作为企业家的能力已经不再适合掌管格力集团这么重要的国有企业,甚至连格力电器的战略都很难保证正确。
2013年前后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两家公司在国内白电市场营收水平还在伯仲之间,都在1,000亿出头的水平,而到了2024年,美的集团不仅营收超越格力电器一倍,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水平,甚至在格力电器的老本行,空调的营收方面也反超了格力。
格力电器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以空调业务为主的传统家电企业空调业务占比高达68%。格力不是没有进行过转型和多元化尝试,新能源车、锂电池、手机、储能、半导体、医疗健康甚至于预制菜,格力都积极进行了尝试,但很显然由于以董明珠为核心的决策层的能力问题,格力电器完全被时代甩在了后面。格力电器又是机构重仓的股票,各方权力分散之下,这些机构只是格力电器名义上的主人,实际上根本无法推选出另一个能够掌舵的领导人和董明珠向抗衡,要么清仓出局,要么只能任由董明珠继续掌舵。
至于大众津津乐道董明珠的继承人,从孟羽童到王自如,接连出走。恐怕每一个被外界视为继承者的人都清楚,董明珠最不需要的恰恰是继承人。
在这样的企业里,越是保持对董明珠的个人忠诚,越是对整个格力电器的威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