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09 | 来源: 最爱历史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奏折的末尾,他明确拒绝朝廷将他调离凤翔的安排,并反问道:“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我怕陛下下次逃难,不知能逃到哪里啊?
读到李茂贞的奏折后,唐昭宗被气得七窍生烟,大手一挥,让宰相杜让能筹集兵马,干翻李茂贞。
▲唐昭宗。图源:网络
杜让能到底从政经验丰富,他十分清楚,那时的唐朝,已如一棵被蛀空的老树,再也经不起任何一个藩镇的随意一击。于是,他苦谏唐昭宗:“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李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
也不知道是谁给了唐昭宗勇气,他指着杜让能的鼻子大骂:“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可能担心自己语气过重惹恼宰相,末了,他心平气和地补充道:“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自古皇帝无错,如果非得纠错,那肯定是臣下的责任。当唐昭宗说出这句话时,杜让能就知道自己死定了。
但身为开国元勋杜如晦之后,家族忠君的使命,令杜让能无从退却。
最终,历史的结果正如杜让能自己所预料,在唐昭宗战败后,杜让能成了战争罪人,落得个被斩首弃市的下场。因为抗拒李茂贞,他的“过错”,也顺带波及到了京兆杜氏全族。家族中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无一幸免。
自此,这个显赫了数百年的家族,一蹶不振。
在杜让能“忠心”而死之后,从前对大唐效忠的士大夫阶层纷纷离去,唐昭宗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打那以后,李茂贞几乎成了朝廷实际的话事人。只要觉得唐昭宗不爽,就领兵进攻长安,逼迫皇帝出逃。但即便遭此羞辱,唐昭宗也不敢怎样,还得反过来加封李茂贞为“歧王”作为安抚。
然而,李茂贞没想到,自己公然欺负这个弱到掉渣的大唐皇帝,居然给他未来逐鹿中原挖了个大坑。
眼看大唐天子被李茂贞欺负得欲哭无泪,另一个大唐“忠臣”、时任河中节度使的朱温高兴坏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