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0 | 来源: 火山口的普林尼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孙权对于吕壹的倒行逆施,予以了极大的包容,一度认为全是朝廷众臣有问题,《三国志·吴书·是仪传》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是仪在朝中几十年,为人清廉而又德行颇高,即使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也挑不出任何毛病。吕壹专横跋扈,整日给朝臣罗织罪名,甚至有的人犯了一点小错误,被吕壹安上四项罪名,唯独是仪挑不出任何毛病,没有被安插过罪名。孙权得知以后,说了一句非常混蛋的话:如果为人臣子,都像是仪那样,那我还用得着任命主管刑狱的官员嘛?
看见没,被权力欲冲昏头的人就是这样,总会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安排好一切且毫无私心的大家长,下面的臣子出了问题,一定是他不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总有那些洁白无瑕的人,为什么人们就不能向他学习呢?
是仪的这个案例说明,吕壹担任校事的时代,整个东吴朝廷人人自危,几乎所有人都成为了受害者,大家都是有头有脸且位高权重的大臣,总不能眼睁睁地就这样被小人整死吧。怎么办?大家报团取暖,反正横竖都是死。先是潘濬多次放出狠话,假如我没有好果子吃,我迟早亲手把吕壹给宰了。这种狠话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吕壹给顾雍穿小鞋,试图罢免顾雍丞相之职的时候,有人连忙提醒:假如顾雍相位被免了,按照管理,得是潘太常上位了,他要是上去,你可就要大祸临头了。吕壹这才作罢,放了顾雍一马。
有第一个横的,就有第二个,吕壹诬告江夏太守刁嘉诽谤国政,一时间大家害怕惹祸上身,只有挑不出毛病的是仪站了出来,说道:今天刀都架在我脖子上了,我哪里会为了刁嘉去说假话,毁了我一世忠诚,我就事论事,说说这一案子的来龙去脉。孙权毕竟信得过是仪的人品操守,便不再追究这个案件。
朝中大臣学会相互救助,绝不自诬以及诬陷他人之后,便开始了对吕壹的反击,潘濬如往常一样,摆出同归于尽的架势,给众人打气,震慑吕壹。步骘先后给孙权上书,用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之说陈明吕壹的危害:若施政令,钦顺时节,官得其人,则阴阳和平,七曜循度。至于今日,官僚多阙,虽有大臣,复不信任,如此天地焉得无变?故频年枯旱,亢阳之应也。又嘉禾六年五月十四日,赤乌二年正月一日及二十七日,地皆震动。地阴类,臣之象,阴气盛故动,臣下专政之故也。(施政得当,上天也会眷顾的,如今小人当道,使得天灾频发)这种天人感应之话术,对于孙权还是有一定的警醒意义的。
而将军朱据更是一个狠人,贵为孙权的女婿,受到吕壹的诬陷之后,岿然不动,直接接受了吕壹的惩处,绝不辩白。即使是孙权询问,也不陈述自己的冤屈,后来负责刑狱的官员经过一通审查,发现朱据确实是被冤枉的,禀告了孙权,孙权此时恍然大悟,连自己的女婿都得承受这样的不白之冤,更何况朝中的大臣呢?再加此时朝中多人检举吕壹贪赃枉法之事,为平息众怒,孙权终于抛弃了这个为他服务许久的黑手套。
值得一提的是,孙权诛杀吕壹后,亲自下了罪己诏,向诸臣子俯身道歉,甚至语重心长地说道:尽言直谏,所望诸君;拾遗补阙,孤亦望之。陆逊等人感动地泪如雨下,而先前负责审判吕壹的顾雍,深知吕壹飞扬跋扈的动因是什么,怕吕壹说出太多不该说的,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草草结案,让吕壹付诛。然此时感动至深的陆逊,没有料到不过十年后,卷入二宫之争的他,终究被主公逼至郁郁而终。
纵观历史,像吕壹这样的酷吏,担任暴君身旁的黑手套、打手的故事屡见不鲜,他们往往朝中无依无靠,作为一个局外人,可以不按照规矩与秩序来办事,为所欲为,只为迎合上意,在这个过程中,无意间品尝到掌握他人命运的快感,权力欲随之膨胀,殊不知,这就是他们灭亡的开始。是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到上位者还需要维持基本体面的时候,这些酷吏走狗就沦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人尽可诛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