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0 | 来源: 黑噪音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制造业和出口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能解决,也需要全球产业链和全球贸易周期的配合。
但提振消费,真的是刻不容缓,不能再耽搁了!
关于提振消费的事情,从去年夏季谈论到了现在,始终没能出现那种强力的、迅猛的刺激消费举措。家电以旧换新事实上仍然是“拼贴式”的措施,而且只限于家电行业,所以它没有办法全面提振消费,其效果也是必然有限。
真正的、根本的提振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老百姓兜里有钱。
但现在存在两个认知上的误区,导致这种措施无法落地。
第一是,认为老百姓不消费是因为有钱不花,而不是兜里没钱。所以政策总是在想怎么“刺激消费”,好像刺激一下,老百姓就把钱拿出来了。
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从2023年开始,青年人失业率飙升、个税缴纳骤降,这些数据就已经说明失业率上升是消费不振的重要因素,人们的钱包干瘪是消费不动的原因。
另外一个认知误区在于,科技与高新制造业的突破,可以替代消费。
DeepSeek固然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中国高科技产业自主化的信心,但这种信心就像是给一个饿肚子的人提供一台最新款电脑,这是不行的。
饿肚子的人,最需要的是先吃到一个馒头。
高科技产业无法立即转化为生产力,更是无法立即转化为经济发展本身和居民财富。这种转化需要至少3到5年的时间,甚至更久,那么在这个期间,经济还是必须要重视最基本的因素,那就是“生产——消费”的正向循环。
高科技不等于经济发展本身,这个常识,必须要得到认识。
这不是说高科技不重要,而是说,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必须重视最基础的实体经济,重视就业与消费。
如果只盯着高大上的、漂亮的高科技产业,甚至认为DeepSeek这些就能替代经济发展本身,有了DeepSeek们老百姓就有饭吃,那就是忽视了经济的最基本规律。
通缩的治理,越早治理越容易,越晚则越难。如果因为有了DeepSeek就忽视了提振消费的紧迫性,那迟早会付出更多代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