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2 | 来源: 文娱春秋Plus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漫威 | 字体: 小 中 大
除《蜘蛛侠:英雄无归》《死侍与金刚狼》外,MCU第4-5阶段作品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普遍低迷,票房远低于第三阶段的《复仇者联盟3》(20.52亿美元)和《复仇者联盟4》(27.97亿美元)。口碑上,也呈下降趋势,显示出观众对MCU品质的信任正在瓦解。
《美国队长4》试图探讨种族、责任与国家认同等深刻议题,但执行上却显得力不从心。有美国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既想做深刻的社会评论,又不愿放弃爆米花娱乐的定位,结果两头不讨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队长2》,该片以谍战片的紧张节奏和深刻的道德冲突赢得口碑;而《美国队长3》(2016)则通过超级英雄间的内斗,将该系列推向高潮。《美国队长4》却在两者间摇摆不定,最终既未能提供思想深度,也未带来视觉震撼。
克里斯·埃文斯饰演的“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温暖的人性,成为MCU的道德标杆。而安东尼·麦凯的山姆·威尔逊,尽管在剧集《猎鹰与冬兵》中已有铺垫,却未能完全撑起“美国队长”的光环。观众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频频吐槽:“新队长没有那种领袖气场”“盾牌在他手里像个摆设”。
MCU曾以顶尖的特效技术着称,但《美国队长4》却在这方面严重失守。观众普遍反映,影片的特效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空中战斗场面,角色动作僵硬,背景融合不自然。一条在X上疯传的评论写道:“这空战像是2010年的游戏过场动画。”《Variety》报道称,影片后期制作因预算缩减和档期压力而仓促完成。一名匿名特效师透露:“我们只有四个月时间完成所有镜头,而《复仇者联盟4》这样的项目通常需要一年。这直接影响了最终效果。”
MCU近年来的项目数量激增,但预算和时间并未同步增加。《美国队长4》的特效预算比《复联3》低了近20%,团队不得不优先处理关键场景,其他部分只能草草收场。这种高压环境,让创意和技术都大打折扣。
除了口碑太差,另一方面,《美国队长4》上映时,正值中国电影的强势期。《哪吒2》借精美动画和本土文化元素,在春节档后仍然势如破竹,票房达到150亿元人民币,豆瓣8.5分。而过去十年,中国观众的口味已转向本土化内容,像《美国队长4》这样的美国式英雄主义,越来越难以打动他们。
自2019《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国票房42.5亿元人民币)创下巅峰后,MCU第4-5阶段作品在中国表现持续下滑。社交媒体上,对于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审美疲劳”成为热词。一项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漫威电影变得重复且缺乏新意”。
“美国队长”作为美国精神的象征,其核心价值——个人自由、英雄主义、对权威的质疑——与中国观众的集体主义传统存在天然隔阂。《美国队长4》中涉及的美国政府腐败和种族问题,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敏感。一名中国观众在社交媒体平台写道:“美国队长的故事太美国了,我们既看不懂,也不想懂。”
的确,在当前地缘政治气候下,这种带有浓厚美国色彩的内容很难在中国市场找到共鸣。
-从巅峰到低谷-
从2008年的《钢铁侠》(豆瓣8.4分),到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豆瓣8.3分),凭借创新的故事和鲜明的角色,奠定了MCU的良好基础。
及至MCU第三阶段末期的《复仇者联盟4》,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牺牲”,将漫威的声势推向了最高潮。但之后,情况急转直下。
这五六年间,漫威问题不断。电影领域,《永恒族》叙事失焦、《雷神4》风格失衡,《惊奇队长2》敷衍了事,及至《美国队长4》的全面失守,都在透支其IP价值。剧集方面,除了《洛基》系列和《旺达·幻视》,其他无一出彩,不管是《鹰眼》单人剧集,还是《猎鹰和冬兵》,都几乎难以跳脱窠臼,乏善可陈。-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