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2 | 来源: 文娱春秋Plus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漫威 | 字体: 小 中 大
DC宇宙在詹姆斯·古恩(James Gunn)和彼得·萨夫兰(Peter Safran)的领导下,正迎来全新篇章。2025年暑期档将上映的《新超人》,将是DC宇宙新阶段的开篇之作,其首支预告片上线后24小时内观看量突破2.5亿次(Variety数据),显示出观众对这一重启的高度期待。
古恩曾是漫威宇宙《银河护卫队》的导演,2022年11月转投DC,与彼得·萨夫兰成为DC工作室联席CEO。而《超人》重启后,由古恩亲自执导,引入卓越先生、绿灯侠、鹰女等角色,试图复制MCU的互联宇宙模式,同时保留DC的独特风格。这种差异化与系统化的结合,可能成为DC反超漫威的关键。
除了DC的强有力竞争,漫威在其全球第二票仓——中国电影市场上,也已经失去优势。除了有民族情绪的因素外,国产片也有了自己的重工业作品,更在科幻与传统文化元素中找到了平衡。
《流浪地球2》(2023)以40.43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猫眼数据)和8.4的豆瓣评分,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将集体主义精神与宏大的末世叙事相结合,特效水准媲美好莱坞。其前作《流浪地球》(2019)被Netflix购入全球版权,累计观看时长超1亿小时(Netflix内部数据),显示出中国科幻片的国际潜力。
将于2027年上映的《流浪地球3》,预计投资更大,故事将进一步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势必会对MCU形成更大冲击。
而2025年开年第一爆的《哪吒2》更是全方位打破了全球票房格局(冲击世界影史前5的位置),《哪吒》系列基于《封神演义》的神话背景,结合现代审美和技术,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
某种程度上,国产片通过文化共鸣和技术进步,正在重塑观众的观影习惯。
而今,中国市场上,春节档和国庆档已成为国产片的天下。这种档期优势加上本土化内容,使MCU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某种程度上,这也暗合了“东升西降”的历史洪流。
即便放眼全球娱乐市场,多元化趋势也正在削弱超英电影的统治地位。从流媒体的原创内容到非超英大片的崛起,观众的选择日益丰富,MCU的票房号召力被严重分流。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的崛起,也加速改变了观众的消费习惯,更不用说还有大量短剧产品争夺观众注意力。
-第六阶段能否破局-
传统超英模式已难以为继,漫威必须得探索新题材和叙事方式。比如像剧集《洛基》那样玩转时间与叙事结构,打破套路,才能重新激发观众兴趣。-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