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2 | 來源: 毒眸官方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導演金泰熙就曾表示,吸引她改編原著有兩個原因,“首先,沒有壹個角色是純粹的好人,其次,這是壹個女性的故事。”
全女世界
《善意的競爭》得以有足夠的空間讓幾組關系延伸很大壹部分原因在於,故事塑造了壹個不壹樣的“全女世界”。
可以發現,《善意的競爭》的故事放置在了女校這個特殊的場域中,這保證了所有角色都是女性的合理性。但故事並不會有意區隔和對立性別,用性別劃分陣營進行對抗,更多讓男性承擔起父權社會的隱喻象征。
最為突出的莫過於劉在伊的父親。他身為韓國頂級醫院的院長,有著豐厚的收入,同時也有著壹定的社會地位,這決定了他在韓國社會中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同時,這意味著他幻化成了壹個符號,代表著優勝劣汰、弱肉強食權力至上的社會規則。
而其他角色,比如街頭混混、禹瑟琪父親更多是壹種父權踐行者。他們有過道德良知的糾結,但還是選擇聽從劉在伊父親的安排,臣服於規則,最終被社會“碾死”。
可以說,男性角色並非是工具屬性的存在,故事同樣賦予了他們主動性,更多情況下,他們的行為動機是社會層面的隱形表達。
甚至,為了強化父權統治的滲透性,故事花了壹定筆墨講述在父權長期庇蔭下的劉在伊,如何憑借著家庭和成績在學校這個“小社會”裡掌握更高的話語權,比如,她可以隨意挑選同桌,也可以輕易霸凌同學,這些都意味著她被烙印上了“父”的象征。直到禹瑟琪的出現,讓她看到了父權的偽善。
《善意的競爭》相當於構建了壹個社會實驗,探討女性與父權規則的對抗會爆發出怎樣的結果。反觀市面上的其它作品,雖然也試圖從這壹維度進行思考,試圖開拓女性關系的多種可能,但這種可能總會被男女情感的“主線”所打斷。
最早的時候,影視作品將女性關系用戲劇沖突填滿,讓角色進行雌競,經典的“惡毒女贰”,就是女性為了搶奪男性寵愛,而進行同性攻訐。毒眸之前文章曾提到,“雌競”敘事的潛台詞仍然是為了凸顯男性在戀愛市場上有多“搶手”,女性在爭奪資源的過程中,是將自身客體化,以此獲得男性定義的勝利。
隨著女性意識覺醒後,顯性的雌競逐漸被淘汰,女性之間不再構成直接競爭關系。但是大部分劇集中的女性在向前壹步的過程中,還是不免落入情感的漩渦,然後依賴女性密友彼此舔舐傷口,完成精神上的互助。此時,男性仍然是親密關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論他是被爭奪者還是痛苦之源。比如,《流金歲月》中,蔣男孫和朱鎖鎖都曾被情所傷,更深壹步的友誼是建立在治愈傷痛的基礎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