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2 | 来源: 豫记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淘金
想必刘豫也是读过刘禹锡诗集的,用“淘沙官”来命名盗墓官员,相当生动。还真得佩服古人的起名艺术:分明干的是鸡鸣狗盗的勾当,却起了一个如此文雅的名字。
遥想高中时期的光荣榜,有多少人的座右铭都是刘禹锡的这两句。感觉青年时代的座右铭被黑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淘沙官”是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明确载入史册的官方盗墓机构。
皇帝的儿子亲自盗墓
为了盗墓,刘豫分别设置了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两个官职。担任河南淘沙官的刘从善是刘豫的心腹,他根据玉碗线索兵发巩县,掘开哲宗永泰陵将随葬的珍宝洗劫一空。
而汴京淘沙官谷俊则主要盗掘民间无主坟和窖藏的财宝,开封附近的荒坟古冢被其盗掘得一干二净。
永裕陵也就剩下这么点东西了
1132年,刘豫还让自己的儿子刘麟征召登记乡兵十多万,组成“皇子府十三军”,亲自参与盗墓,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即使被金人盗过的陵墓,淘沙官们也要“二次打捞”,黑话叫“滤坑”。甚至连尸体里防腐的水银,也要收集起来。盗完以后还会放上一把火,把盗墓的痕迹和陵寝的建筑烧的踪影全无。
北宋实在太富了,即便是个崇尚薄葬的王朝,其帝王陵寝也寒酸不到哪儿去。从公元963年宋陵开始营建到北宋灭亡,北宋王朝经营宋陵达160余年。
永厚陵神道
每一座皇陵的陪葬品,包括皇帝生前所有的日常用具,金枪、板刀、弓箭,金银器皿都埋在地下了,地宫、甬道和耳室里摆满了皇帝喜爱的各种宝物。
气势恢宏的皇家陵墓群耗资惊人,仅宋仁宗的永昭陵就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丝绢250万匹,花去费用占当时北宋国库年收入的一半。
公元1148年,南宋太常少卿方庭顼出使金国,途中拜谒北宋皇陵,亲眼目睹了宋陵的惨状,宋哲宗最惨,曝尸荒野。临安朝廷里的遗老们无不潸然泪下,有人羞于前皇被辱,竟拔剑自刎。-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