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3 | 来源: 码头青年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任正非 | 字体: 小 中 大
3月10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一篇6500字的通报:72名正式员工、19名非雇员(OD,即外包派遣员工)在招聘过程中徇私舞弊,有人甚至靠出卖公司信息资产捞钱。此次通报主要涉及华为成都研究所的数据存储部门,被除名辞退或通报批评的有62名。整个数据存储业务约100余人,“很多部门基本全开除”。反腐行动涉及ICT产品与解决方案、半导体业务部、人力资源管理部、ICT销售与服务部、终端BG、质量与流程IT部共6大业务部门。
经济观察报获取的这份通报题为《对非雇员人员选择业务中违规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由华为人力资源管理部印发,文件签发人为人力资源管理部总裁郑良材,并报送、抄送给了董事会、监事会、一级部门总裁、一级部门人力资源部部长等全体高管。
这也印证了之前网传的部分内容,但任正非亲赴成都、封楼抓人等消息不实。
此次针对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华为对违规当事人予以除名、辞退、劝退、降级降薪、通报批评等惩处。
情节最严重的包括在非雇员人员选择业务中安排多人替考/作弊、向多名候选人透露服务能力考察题目、出卖公司信息资产获取不当利益等,涉及36名违规当事人,其中13人被除名,退回全部违规获利所得,按规定赔偿公司损失等;10人有主动申报情节或情节较严重的,予以辞退;另有13人被劝退、个人职级降3等。此外,26名相关管理责任人作为直接或间接管理者,被处以个人职级降6等,冻结个人职级晋升、涨薪、干部向上任命,冻结期6—12个月不等。
根据华为员工手册,除名适用于严重违反公司条例的员工,被辞退和劝退则能获得N+1的离职补偿(“N”为员工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
令人惊讶的是,华为这次内部反腐居然没有提交司法处理。贪了公司那么多钱,给公司名声造成这么大的损害,居然就这么除名退钱了事。
之前腾讯、阿里等大厂反腐,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比比皆是。华为对这些违规员工的网开一面,不知是出于啥考虑。不过也许还有其他后续动作,这也说不定。
其实华为这个破事,在网上早就有人爆料。2024年中,有网友称,部分华为HR、内部员工联合外部IT社区博主和培训机构,搞出一套“花钱包进华为OD岗”的灰产,入职后还得每月上交3000元回扣,持续一年。八九个月之后,华为才跟进处理,这动作真不能算快。
华为OD不是普通外包,薪资待遇跟正式员工齐平,还能转正,是研发的中坚力量。通报里说得很明白:“非雇员是多元化用工的重要部分,人员质量至关重要。”招聘环节一旦失守,劣币驱逐良币,业务根基就得晃。更何况,相比供应链腐败的隐蔽性,招聘舞弊牵扯大量求职者,影响面广,对企业公信力和运作秩序的打击更狠。
华为这次虽然够狠,但更透明的细节披露得还不够多。反腐不是家事,而是公共责任。华为能在科技领域突围,靠的是市场化优化人力和运营成本,如果这些关键要素被贪腐掺水,最终买单的是全社会。
这种事不止发生在华为。腾讯也吃过这亏,新大楼启用时员工私发邀请码,让培训机构借会议室搞“假合作”,弄得开会都没地方才追查出产业链。大疆2018年爆出供应链腐败,采购价高出20%-50%,低价物料甚至翻几倍卖给公司。京东、美团、小米,哪个巨头没踩过这坑?民企“内腐”早已遍地开花,华为这次铁腕反腐,既是自救,也在给同行敲警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