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4 | 來源: 電商之家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小米 | 字體: 小 中 大
費迪南德保時捷做夢都想不到,雷軍這個做手機的中國男人,將要成為保時捷的最大對手。
小米汽車研發中心落地海外
小米SU7 Ultra上線不久,已經賣爆。西班牙MWC車展上,老外將小米展台圍得水泄不通,就為了看壹眼小米SU7 Ultra。這壹切,都給了雷軍破釜沉舟的底氣,讓他決心帶領小米再沖壹次。 這壹次沖鋒,小米的目的地是海外市場。近日有消息稱,小米汽車在寶馬、奔馳、保時捷等豪華車企的大本營德國慕尼黑建立了研發中心。
圖源:車東西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還在當地招募包括高級經理、運營、整車/底盤工程師在內的壹些與汽車相關的崗位,大力招攬當地汽車人才,推進本土化。
圖源:車東西 為了確保出海業務的順利進行。小米還專門挖來了幾位“久經沙場”的老將,比如前寶馬汽車工程師、前法拉利F1車隊的空氣動力學專家,等等。 這些老將,都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和漂亮的履歷,在傳統歐洲豪車企業和F1車隊中做出過不少成績。他們的加入,有望推動小米汽車把性能做到極致。 上述這些舉措無不表明,小米汽車正在加快推進全球化。 盡管目前小米汽車還沒有正式在海外銷售,但早在去年7月,雷軍就透露過出海的意思。當時,小米在巴黎博物館街區舉辦了“人車家全生態”的特展,展示了兩台小米SU7。雷軍說,小米汽車要在2030年之前進軍歐洲市場。
圖源:雷軍微博 去年年底,據36氪的消息,小米汽車新增了出海銷售業務籌備組,針對海外市場,開啟了多個崗位的招聘活動。 而在今年3月的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5)上,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正式宣布了小米汽車的出海計劃。他表示,小米汽車的目標,是在2027年進軍全球市場。 或許是小米SU7的成功和小米SU7 Ultra的爆火,讓小米汽車增強了對自己產品競爭力的信心,並堅定了出海開拓的決心。 2024年3月,小米SU7正式上線。作為小米首款汽車產品,小米SU7壹經上市,僅24小時便斬獲近9萬輛預定量。 此後隨著熱度的不斷發酵,以及口碑的穩定上升,小米SU7越賣越好。去年10-11月,小米SU7連續兩個月達成超2萬台的交付量。截止到年底,小米SU7累計銷量更是超過13萬台。小米汽車此前的銷售目標,就此超額達成。 今年2月底,小米SU7 Ultra的問世,更是驚艷了壹眾消費者。 作為小米首款對標保時捷、特斯拉的豪華汽車,小米SU7 Ultra在擁有頂級性能的同時,還擁有52.99萬元的“親民價格”。其售價壹經發布,網友不禁紛紛感慨,雷總在大甩賣豪車。
圖源:發布會截圖 截止到今年3月2日,小米SU7 Ultra上市短短叁天,就大定超過19000台,鎖單超過10000台。僅僅用了叁天,小米汽車就達成了全年的銷售目標。
圖源:雷軍微博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汽車,已經真正走上了牌桌。
小米汽車出海,勝算有多大?
回顧過去,小米汽車的成功,對於幾年前的雷軍而言,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2021年,受到壹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雷軍和小米董事會開始思考:假如手機不能做了,我們叁肆萬人怎麼辦?
經過幾場討論,造車這個想法,逐漸在雷軍和小米高層心中生根發芽。 當時,雷軍和小米正處於多事之秋。公司正處在從游擊隊向正規軍的轉型之中,小米手機的高端化剛剛開始,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小米高管周受資突然離職,隨後出任抖音集團CFO。與此同時,小米董事會也提出要求,如果小米要造車,那麼必須雷軍親自帶隊。 這些事攪和在壹起,讓雷軍心亂如麻。他陷入了壹段時間的迷茫,隨後,他正式回復了董事會,接下了造車這個重任。 他表示:“這不是壹時的沖動,也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我70多天以來深思熟慮的結果。當時我的心中只有7個字:雖千萬人,吾往矣。縱使面對千萬人的質疑和阻攔,我也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小米汽車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功,雷軍當年的選擇,沒有做錯。
復盤這段小米造車的往事,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壹段“有志者,事竟成”的佳話。不過,當面向的市場轉到海外,小米汽車還能否延續國內市場的輝煌,還是需要好好分析分析。 目前,小米手機已經在出海業務上取得了亮眼的成就。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提供的數據,小米已經是全球第叁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了,其2024年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14%,僅次於叁星(19%)和蘋果(18%)。
圖源:aastocks 截止到2024年,小米全球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了6.86億。 毫無疑問,小米的全球影響力,為小米汽車出海打下了品牌認知基礎,從而推動銷售。 此外,小米汽車出海,還有壹個非常重要的優勢。那就是經過多年發展,小米已經具備了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與成本控制能力,且在產能方面也有充分保證。論硬件實力,小米確實已經可以和歐美傳統車企掰壹掰手腕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