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5 | 来源: 观察者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特朗普 | 字体: 小 中 大
在美国,大量资金掌握在贝莱德、先锋领航、道富等公募基金手中,根据美国法律,这些资金只能投资公开交易的有价证券、不能用于发放贷款。
美联储缩表的背景下,存量资金的分配是特朗普面对的最大难题。他面对的最大敌人是美国既有的企业估值理念。
美国投资者重视当前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市盈率(PE)、轻视市净率(PB)及产能的估值空间,只有大规模的不动产、厂房及设备投资资金来自负债时,净资产收益率才不会受影响。但美国恰恰没有能够提供大规模信贷支持的超级银行,企业扩产融资只能通过公开发行债券、优先股和股票。
当前美国长期借款利率高,国债收益率的竞争优势过于明显,发行公司债成本太高,在预期收益不明朗的情况下公司债和优先股规模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发行股票会在短期内拉低净资产收益率,遇到这种情境,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会大举做空,美国财长深谙此道。
另外一层,美国股市估值已到调整区间,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破发风险加大,权益融资的成本不可控。
综合下来,“让美国再次伟大”最大的难题还是融资难。对于一位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商人而言,特朗普此刻的心情大概跟站在悬崖边做蹦极心理建设的恐高玩家相似。
结语
特朗普在做“美国的伟大复兴”梦,但美国经济传统、金融体系,甚至官僚体系统统不支持。
美国民众手举“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标语
一是周期太长、特朗普任期太短,等特朗普搭好“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台子,他也该下台了。等民主党卷土重来后,美国又将回到金融二级市场主导一切的时代,“让美国再次伟大”就成了特朗普留给美国政坛的纸面“政治遗产”。
二是用力过猛、增长的融资空间有限,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与美国现行金融体系估值逻辑格格不入,强推政策不可能带来指数冲高,反而可能带来新的估值反思,加速美国股指回调。
三是基础设施落后太多、变数太大,即使特朗普能够为民营部门扩张创造必要的融资环境,他也未必有时间完成美国基础设施重建的必要工作,最后留下的还是一堆烂摊子。
在我看来,特朗普第二任期充满了风险,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应该在深刻理解特朗普政府施政方针的基础上对美做“去风险”模拟、对中国加大投资,而不是相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似乎看不透这一点,她在区分中国和美国的判断上是正确的,但她搞错了方向。对中国“去风险”、对美搞联合的战略判断简直是幼儿园的水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