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6 | 來源: 芥末堆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還有些家長提出種種不同的要求,比如學生習慣熬夜,家長就問學校拾壹點以後能不能不熄燈,但是我們的經驗是,孩子入睡晚,早上起不來,就沒辦法念書,甚至還要逃課,而逃課的學生壹般來講不能很好的成長。
最怕的是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們趕快做生意、賺錢,要求學生放棄科研,走不同的方向。結果是學生既沒學好,也賺不了錢,遇到很大的困難。
家長們要做的其實是,讓孩子們對學問有興趣。我的父母從來沒有期望我念壹門學科,就為了能有份很好的收入。所以我很安心地學數學,不必擔心來自父母的壓力。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讀書讀得好,是家長的光榮,家長之間就難免競爭,看誰的孩子更出色,這給孩子們帶來無形的、無關緊要的壓力,讓孩子們覺得念書是為了家長的面子,這是很不好的影響。讀書應當出於對學問的興趣,不是為了家長的榮譽,也不僅僅是為了升學,這是壹個很重要的事。
02
數理研究也需要從人文學科中汲取養分,讀史能領悟為學的取舍和勇氣
李永樂:丘先生我看您的書房裡面有很多書,而且很多是歷史、哲學或者是文學等等這些方面的書。您覺得閱讀這些其他學科的書對您研究數學有什麼意義?您如何看待讀書這件事兒?以及如何看待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呢?
丘成桐:我喜歡讀歷史書,也看種種不同的小說。《紅樓夢》的寫作方法,給了我相當大的影響。我也看《史記》,《史記》講了很多歷史上重要的人、重要的事,這其中有數學,也有種種不同的偉大的工作。譬如漢高祖是怎麼將天下打下來的?蕭何、韓信、張良為什麼能夠成功?分析歷史人物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也影響到我們做學問、面對問題時,如何做決定。做學問也面臨很多取舍的問題。
當年我念博士的時候,我的老師陳省身先生以為我能力很強,希望我去做黎曼猜想。我並沒有遵從,而是決定做另外壹個對我吸引力更大,同時我也認為能夠做到的問題,最終花了6年時間,證明了卡拉比猜想。選擇什麼問題來做,這是壹個取舍的問題。
另壹方面,要解決重要的問題,需要學習新的工具。有些年輕人很有膽量,花壹個月功夫專門來學,但是很多中國的孩子們看到需要學新工具太難就放棄了。重要的學問往往涉及交叉學科,而掌握兩個學科的確有相當大的困難。當年做數學物理的並不多,我開始接觸物理上的問題之後發覺工具不夠,只能跟物理學家常常在壹起,慢慢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方法。
其實人生很多抉擇,跟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很像。即使是學習階段,也要決定這條路怎麼走。人生有很多不同路,遇到困難的時候,敢不敢走,有沒有勇氣走?比如,當年我去伯克利留學,不可能因為我身上只有100美金就不去,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壹個轉折點。
李永樂:有壹些事看起來困難,但是有勇氣去做就可以克服的,但有壹些事如果去做了,很可能把自己的壹生都耗費在裡面。所以從歷史上可以找到壹些啟發,到底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03
從底層搭建到實際應用,數學在計算機工程、人工智能等領域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影響著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李永樂:其實就普通人來說,大部分人是成不了數學家的,您能不能談壹談對於普通人來講,數學的意義在哪裡?同時對於國家創新的核心競爭力來說,數學又有多大的貢獻呢?
丘成桐:20世紀中葉以後,幾乎所有重要的科技突破都以數學為基礎。基礎科學特別是數學廣泛應用到計算機、工程等各類學科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即便計算機也不是硬算,譬如圍棋,復雜度遠高於其它棋類,硬算圍棋的每壹步,是不可能的,這就要用數學找出壹個更有效的規律,讓我們在實際應用中解決問題,這也是數學家幾百年來工作的目標。但大多數人看不到數學家的工作,以為是工程師或者物理學家完成的。其實,物理學家做的很多重要工作,都是由數學家開始的。人工智能也都是數學家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