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3-16 | News by: 芥末堆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06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给数学带来深远影响,但创造性的突破还需要数学家来完成
李永乐:现在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您觉得人工智能对数学学科有没有带来什么新的机遇或者挑战呢?顶尖的数学家所做的基础数学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丘成桐:历史上有很多大数学家,他们发表了很多文章。欧拉写了800多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当重要的含义,高斯、黎曼、希尔伯特、庞加莱……他们累计下来的文献是了不起的。人工智能假如能够将他们的文章学习下来,我想对于整个数学会有很深远的影响。
人工智能可以学习数学文献,进行融合,这将对于数学家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欧拉的文章是用拉丁文写的,我们没有能力去学。20世纪很多伟大的数论学家,他们的文章是用德文写的,也没办法去消化。人工智能应当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它的语言能力比我们大得多,能够将所有的文件整合在一起,会有一些重要的贡献。但是要创造一个新的概念,目前的人工智能不可能做到。
举个例子来,数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突破,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引入了“证明”这一概念。在人类历史上,毕达哥拉斯学派首次以严谨的几何方法,一步步推导证明了毕氏方程。我想人工智能不大可能有这个能力,首创一种方法或观念。
第二个著名的例子是欧几里得。他的五个公理是对当时已有的几何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和逻辑提炼的成果。从这五个公理出发,可以推导出几百条定理。这是一项伟大且极具创造性的成就。当然,这项工作可能并非欧几里得一人完成,但能够从数量繁多的定理中提炼出简洁的公理体系,是非常伟大的。这也对后来的牛顿力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牛顿力学,世间万物所有与力学相关的现象,都可以由三个基本定律推导出来,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能够随便想象得出的事情。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也是类似的基础的观念性的突破,我想人工智能还无法达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