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7 | 来源: 上观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与几乎涵盖机场所有地勤岗位的《乘风》不同,《平衡》将笔墨集中于负责飞机载重平衡的平衡员岗位。“A加B有限制,A加B加C有限制,A加B加C加D又有限制……配置第一块板的时候,就要想到第二块、第三块乃至最后一块。每块板之间都有联系。彼此牵制互为因果。这不是单纯的加法,而是数的无穷次方。手里要有感觉。”在成为专业作家之前,滕肖澜就是浦东机场的一名平衡员,负责把飞机上的乘客、行李和货物平均分布到机舱各处,让飞机保持前后左右的平衡,确保安全飞行。年复一年,她与电脑屏幕上的飞机平面图相对,倾注十二分的细心和耐心。这份工作,她做了整整15年。照滕肖澜的说法,正是这份工作成就了她的“作家梦”。工作两天、休息两天的作息安排,让她有充裕的时间“宅”在家里写作。
时隔多年,回过头让“平衡员”成为小说主角,对滕肖澜来说,个中技术细节自然尽在掌握,挑战她的还是小说的写法。小说人物在梦里梦外跳进跳出,梦里的情形,与现实呼应,也是互补。一方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实生活中的遗憾,在梦里稍做排解;另一方面,梦又对现实生活起推动作用。一个长梦套着几个短梦,似是回到现实,揭开谜底,原来还在梦中。主人公葛向阳时而变为武林高手,时而又是谍战人员,有时竟来不及反应自己是否在梦中。坚守理想的顽强,现实困顿中的退缩,梦里梦外的双重人格构成的“反差萌”和自黑、自嘲式的自我解压,令读者读来忍俊不禁、会心一笑。
“人生充满不平衡。”滕肖澜说,自2019年开始构思这部小说起,小说题目就已确定好,“想换一种和《心居》《城中之城》都不一样的风格。不在‘舒适圈’里的《平衡》写起来比较辛苦,反复修改,但它是值得写的。”
“做平衡跟做人差不多,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你稍微马虎些,指数也在范围内,但就是过不了自己这关。”在《平衡》里,滕肖澜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普通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奋斗与挣扎、困惑与追求,描写出以“家”和“职场”为空间的当代上海人生活的样本和哲学,“人生永远都在寻求某种平衡,而平衡的前提是——‘不平衡’”。
原标题:热播剧《心居》《城中之城》后,这位女作家又写了什么样的上海?
图片来源:出版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