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9 | 來源: 南風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魷魚游戲 | 字體: 小 中 大
即使挑戰結束至今有兩個月了,但此後發生的事,仍不時在他腦海裡飄過。
下了車,他被帶進布置在酒店客房裡的臨時辦公室,工作人員有6人,“肆個男的兩個女的”。為了打消他的疑慮,壹位女工作人員“從保險箱拿出壹沓壹沓的鈔票、現金,讓我數有沒有40萬”。
保險箱裡拿出的鈔票/受訪者供圖
“我說不用數了。”李高放下了心,之後他們進入了簽合同環節。但李高這時才發現,合同裡新增了好幾條此前網上瀏覽時沒有的條款,類似“行李箱放在監控范圍內算挑戰失敗”等新規。報名費也從原先的9000元漲至11600元。
他開始感到猶豫。
白色洞洞鞋,黑色長褲,接受采訪時,李高和去叁亞時的穿著壹樣,只是套了件深色的防風外套,頭頂也禿了大半。
他是肆川人,18歲就來到深圳,中途曾去廣州、東莞謀生路,周折後還是回到熟悉的深圳城中村。我們約在壹家深圳的奶茶店見面,周圍是由城中村、路邊攤和高架橋組成的熱鬧地帶,他剛從附近的台球廳出來。
過往10余年,他在這座城市做過拾多份工作:給超市當分揀員,到蛇口、福田做保安,去工地拉鋼筋,幫人搭建舞台。但是,多數的工作他都做不長,有時候是幾天,有時候是幾個月,很多時候是日結。
用他的話說,“幹壹天(日結)活,3天餓9頓——零工(掙)錢就這麼點,然後有3天沒開張,是不是相當於(我)幹壹天,要餓3天,壹共9頓?”
去年11月,決定參與自律挑戰前,李高剛在福田找到壹份保安工作,算是難得的長期工。但這份工作也不輕松,他是小區大門崗,負責放行車輛。而老舊小區車位少,人多車也多,“相當於打仗壹樣”。壹天12小時的值班,他經常遇到的情況是,“路全堵死了,(後面)排了壹排又壹排的車”,業主在出入口互懟。
這份吵鬧的、令人神經緊張的新工作幹了不到1個月,李高就在網上看到“自律挑戰”的廣告了。他去聯系客服,問具體的挑戰規則。這些聽上去都很容易做到。
客服又給他轉發了好幾個案例,是挑戰成功的人獲得獎勵,現金、轉賬記錄,什麼都有。“確認再叁,我覺得是靠譜的。”
考慮了半個月後,他向朋友借了幾千元,花了其中500元買了張動車票,奔向叁亞。他把工作辭了,因為他需要“獨處”35天,以掙45萬獎金。
李高拍下的叁亞站/受訪者供圖
“搏壹搏,單車變摩托。”李高說,壹份保安工作相比獎金而言,實在是太小的事情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