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9 | 来源: 谷雨星球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留学生 | 字体: 小 中 大
■Grok3背后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开发人员
签证禁令如果成真,
第一刀必是自戕
此外,很多华人科学家都是持H1B签证在美工作。
H1B签证的设计初衷就是让雇主得以雇佣更年轻、更便宜的外籍技术人才。众所周知,科技公司的薪资是可以议价的,比如,同一年毕业入职,职位相同,薪资却一人一价,跟学历、履历等相关。
再如手持多份offer,可讨价还价,拿一家压另一家。
H1B持有者,不仅原本工资就比美国人低了,因为身份对就业的限制,也缺乏议价能力。如果要申请绿卡,则更无法流动,不得换雇主。
在平均时长近10年的时间里,美国雇主“最大化地利用了国际生的可控性”,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了最年轻、最优秀的人力资源。
既要最便宜的价格,又要最优秀的成果,还要无中生有的“国家安全”,这种“既要又要还要”,摩尔提案如果能成真,第一刀必将是自戕。
相反,也必将助力中国优秀学子的归国潮,助力中国科技创新的腾飞。
■早在2021年,《哈佛商业周刊》就预测中国AI即将成为全球领先者,这也意味着需要大量人才
摩尔提案,从现实利益到法律层面,都难成真。
而且,针对某一特定族裔这样的“赶尽”,更令人不适和不安。面对如此荒诞的提案,加州民主党议员赵美心站出来发声:“不需要以新铁幕的方式来保护国家安全……单方面切断中国学生的学习途径只会让美国在创新方面变得更弱,让世界变得更不安全”。
现在的美国2.0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
虽然摩尔提案只是个噱头,但其背后的指向却是确定的,两党在对华遏制上高度一致,政客们唯总统马头是瞻。全面禁止不可能,但签证限制则是确定的。
审查“你”的签证的力度会加强也是确定的。
但是,中美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全面禁止中国留学生签证,则不会等同于其他一些旅行禁令。中国必然会有反制、报复措施,这个成本美国也不得不考虑。
“脱钩断链”的声音,这些年不绝于耳。然而,留学、中美民间的文化交流,是中美关系中最有活力、最温情、也最坚韧的一环,也可谓一个保险环。
如果真到了要拔掉这个保险环的时候,大概世界已是另一幅模样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