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19 | 来源: 科普中国 | 有9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包括塑料颗粒、个人护理品、油漆涂料、合成纤维、轮胎、塑料瓶等 | 图源Science
包括 Thompson 在内的全球科学家团队在这二十多年间展开研究,给出了更详细的微塑料分布情况:从地球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区域的冰雪和溪水,到地球最偏远的南北两极海冰和新雪,再到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深海沉积物……微塑料或漂浮在空中,或随着雨水降落在山川、森林以及城市,另外,食品、饮用水甚至啤酒中也都存在有微塑料颗粒。因此,科学家能够断言:“几乎所有物种都接触过一定程度的微塑料。”
2021 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的环境科学家 Albert Koelmans 发表论文报告称,基于对空气、水、盐和海鲜中微塑料的有限调查,儿童和成人可能每天摄入十到十万多颗微塑料颗粒,如果做最坏的评估,人体一年可能摄入的微塑料量大概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
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面对如今每年 4 亿多吨的塑料产量,预计到 2050 年这个数字将翻一倍。即使从明天开始发生奇迹,所有塑料生产全部停下,那么垃圾填埋场和环境中现有的塑料(估计约 50 亿吨)仍将会继续分解成微塑料颗粒,让地球上的微塑料数量继续增加。
微塑料存在于人体内各处
挪威科技大学(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生物学家 Martin Wagner 提出:虽然“微塑料”诞生于 20 年前,但直到大约 10 年前,科研人员才开始将课题从研究环境和动物中的微塑料颗粒,转移到评估其在人体内的情况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019 年,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的 Philipp Schwabl 团队在《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论文,首次报告在人类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这项小型研究调查了来自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的 8 名受试者,所有人的粪便样本中都有发现。在所检测的 10 种塑料中,发现了多达 9 种不同的塑料,最常见的便是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平均来说,每 10 克排泄物中发现 20 颗微塑料颗粒,其中一些来源于化妆品,还有一些分解自较大的塑料碎片。基于结果,作者估计“全球超过 50%的人口的粪便中可能含有微塑料,但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这样的结果证实了医生们长久以来的猜测,塑料终于进入了人体肠道,但这对有肠道疾病的患者意味着什么,仍让医生们非常担忧。
直至今日,科学家们已在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颗粒,这说明了微塑料早已在人类体内亲密共生了很长时间。
今年 2 月初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更为严峻的结果,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药学院杰出教授 Matthew J. Campen 团队分析死亡后人类肝脏、肾脏和大脑组织样本,发现随着塑料产量的急剧增加,大脑、肝脏和肾脏中发现的微塑料浓度也随之增加。平均而言,2024 年大脑样本中的微塑料水平比 2016 年的样本高出约 50%,此外,大脑样本中所含的微塑料比肝脏和肾脏样本高出 30 倍,呈现出微塑料更易在大脑中富集的特点。-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