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1 | 來源: 生物谷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長壽 | 字體: 小 中 大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運動常常被宣傳為壹種“萬能藥”,其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延長壽命。然而,來自芬蘭科學家們進行壹項大規模雙胞胎研究卻提出了壹個令人意外的觀點:運動對延長壽命的好處可能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長期以來,運動壹直被視為對抗慢性疾病和延緩衰老的關鍵手段。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周進行150至300分鍾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至150分鍾的高強度運動,這壹建議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接受,許多研究也似乎支持運動與降低死亡率之間的關聯。然而,這些研究大多是基於觀察性數據,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幹擾,比如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及潛在疾病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基因科學和表觀遺傳學的發展,科學家們開始探索運動對壽命的影響是否真的如此顯著。發表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和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雜志上的兩項研究中,來自芬蘭於韋斯屈萊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就試圖通過大規模雙胞胎研究來解開這壹謎團。
為了更准確地評估運動對壽命的影響,芬蘭於韋斯屈萊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芬蘭雙胞胎隊列(Finnish Twin Cohort)的數據,對22,750對雙胞胎進行了長達30年的隨訪研究。雙胞胎在遺傳背景和早期生活環境上高度相似,這使得研究能夠排除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幹擾,更專注於運動本身的影響。
研究結果令人意外:與久坐組相比,中等活躍組的死亡率降低了7%,但更高水平的運動並沒有帶來額外的好處。此外,短期(1990-2011年)內運動與死亡率的關聯更為顯著,而長期(2012-2020年)來看,高度活躍組的死亡率與久坐組並無顯著差異。研究者Elina Sillanpää教授解釋道,這可能是因為潛在的疾病狀態限制了參與者的運動能力,最終導致其死亡,而不是運動不足本身。
運動與生物衰老的“U型曲線”
除了死亡率,研究人員還關注了運動與生物衰老之間的關系。通過血液中的表觀遺傳時鍾(壹種通過基因表達上的甲基化標記來估計生物衰老速度的工具),他們發現運動與生物衰老之間的關系呈現出U型曲線:運動最少和最多的人群的生物衰老速度更快,而中等水平的運動似乎對延緩生物衰老最為有益。
這種U型曲線或許表明,過度運動可能會對身體產生額外的壓力,從而加速衰老。此外,諸如吸煙和飲酒等其它生活方式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運動與生物衰老之間的關聯。
研究還強調了基因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通過評估雙胞胎的多基因風險評分(PRS),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運動水平較高的個體中,遺傳因素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仍然顯著。這意味著僅僅依靠運動可能無法完全抵消遺傳帶來的健康風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