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1 | 来源: BBC中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美博弈 | 字体: 小 中 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向媒体表示,面对中美博弈加剧,企业更担心,会不会更容易成为大国地缘政治较量的牺牲品。企业如果想在国际市场经营或扩展业务,就不得不加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预判能力。
自2012年习近平上台不久,李嘉诚出售了他在中国大陆的诸多房地产投资,并将大部分资金重新投到欧洲。他的行为受到了中国民族主义者的广泛批评,但从财务角度来看,这是明智的。
他在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崩盘开始之前就成功脱手了这些投资,此后房地产市场一直持续恶化。后来有观点认为,这次出售海外港口,和当年预判中国房地产市场巨变一样,如果纯粹从商业的角度分析,算是战略性的高瞻远瞩。
上述智库人士认为,李嘉诚此次出售除中国以外的全球港口资产,尤其是巴拿马港口,再一次展现了他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下资本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既规避了可能的政治风险,又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完成资产变现,为集团未来的战略布局留足了空间。
类似情况是,2021年,房地产企业家潘石屹和张欣准备将其商业帝国SOHO中国的部分控股权以高达3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另一家投资巨头黑石集团。但中国政府拒绝批准这笔交易,随后交易流产。
中国官媒批评长和之际,香港的国际贸易港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多年来,香港凭借独立关税区的优势,成为全球第七大商品转口港,转口贸易支撑起四分之一的香港经济。然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首次将香港纳入同样征税范围,直接冲击了这一地位。
虽然香港作为独立关税区的地位受世贸组织和《基本法》保障。但以美国的影响力,这种做法确实有扩散的可能。前欧盟驻港澳办事处主任高宇驰(Thomas Gnocchi)在去年8月离任前向BBC中文表示,在欧盟看来,实施“去风险”政策时,香港已和内地没有区别,在贸易和科技禁运上,基本视为一体。
这些变化正在削弱香港作为独立经济体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开始干预香港企业的国际决策更加剧了这一印象。
香港李嘉诚家族拥有的长江和记实业(CK Hutchison Holdings)公司负责管理巴拿马运河进出口的两个港口。
战略资源损失?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发给BBC中文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港口的布局颇为重视,目前在67个国家布局110个港口,中国在这些港口的角色分为三类:运营者/拥有着、开发者、资助者。其中,中国拥有或运营的港口有37个国家的78个港口,而长江和记占其中的33个港口。
因此如果长和出售其全部海外港口,那么对于中国而言意味着,在这一项战略节点资源上将瞬间损失掉40%。
在此次交易引发的争议前,上述报告称,中国在全球港口网络中的影响力出现了更多的挫折而非进展,整体而言,中国直接拥有或为第三方运营的港口数量呈净减少趋势。例如,中国国有企业出售了其在墨尔本港口的股份,中国管理公司放弃了在安哥拉的矿物码头20年特许经营权等。
报告还提到,除了长江和记旗下的港口外,中国的全球港口网络,绝大多数参与的中国公司都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追求商业利润,还需实现中共设定的战略目标。虽然中国的海运公司如中远海运规模较欧洲巨头小,但它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督的国有企业网络的一部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