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1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大麻合法化 | 字體: 小 中 大
企業、家庭和中國政府現在都在努力償還債務。
據惠譽評級計算,截至2018年,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總收入(包括稅收和土地銷售)總計占經濟產出的29%。但今年的預算顯示,到2025年,總收入將僅占經濟總量的21.1%。
大約壹半的下降來自土地銷售收入的急劇下降,這個已有詳盡報道的問題與房地產市場崩潰有關。但其余的下降來自稅收收入的疲軟,這是壹個新問題。
這些問題加起來意味著失去壹大筆錢。如果過去柒年的整體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那麼到2025年,中國政府的可支配資金應該比現在多出1.5萬億美元。
中國本月宣布,今年將允許其官方預算赤字目標增加到4%,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壹直試圖將其保持在接近3%的水平。但分析人士說,真正的赤字已經大得多了,因為中國正在悄悄地把大量長期借款當作稅收收入來計算。
僅將支出與實際收入(不包括借款)相比較,財政部的預算赤字幾乎相當於經濟總量的9%。2018年,這壹比例僅為3.2%。
“赤字相當高,債務增長相當快,因此他們面臨財政挑戰,”惠譽亞太主權評級主管傑裡米·祖克表示。
中國最大的稅種是增值稅,這是壹種銷售稅,政府對從租金到冰箱的幾乎每壹筆交易都征收。去年,增值稅收入比預期低7.9%。
“通貨緊縮”壹詞在中國官方文件中是禁止使用的,因此,財政部給出了壹個委婉的解釋:這壹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低於預期”。
自2020年以來,公寓銷售暴跌,許多房地產開發商破產。
生產者價格即商品離開工廠和農場時計算的批發價格,去年,中國的生產者價格下降了2.3%。
2018年,增值稅收入開始減少。當時,政府大幅削減了出口商的這部分稅收,以幫助他們抵消特朗普總統在第壹個任期內征收關稅的影響。
從那以後,隨著中國出口激增,這壹減稅的代價急劇增加,去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達到了近7萬億元,而其他經濟領域卻停滯不前。
另壹個問題是工資下降和裁員增加,特別是在去年下半年。財政部在預算中表示,去年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比預期低7.5%。
中國對進口商品征收的高額關稅是另壹大收入來源。但由於在房地產市場崩盤中損失了大部分積蓄,中國消費者減少了購買手袋和香水等進口商品,而許多進口商品的價格也有所下降。因此,財政部表示,去年的關稅收入比預期低9.2%。
今年的財政狀況可能比預算預期的還要糟糕。財政部的預算重復了去年對稅收收入和整體經濟表現做出的許多樂觀假設。-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