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3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福耀科大的轉變
壹開始,福耀科大更傾向於培養應用型人才。2022年,曹德旺和校長王樹國赴西安交通大學調研並座談。在座談會上,王樹國表示學校擬開辦的各個學科專業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符合社會各行業發展需求,結合創新務實的企業家精神,將有助於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
曹德旺也認為目前的學校教育還不能夠與真正的社會需求相適應,要培養動手能力強的人。所以,福耀科大將來的大學畢業證書,要做到能夠代表工程師的工作證——這樣,畢業生可以很光榮地走向社會。
2022年曹德旺和王樹國與西安交大領導座談
然而去年年中開始,福耀科大的定位卻悄然改變了。無論是學校官網的介紹,還是接受媒體采訪,定位都變為“以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近期,福耀科大的網站進行了改版,學校的定位也變成“錨定新型國際化研究型高水平大學”。
從應用型大學,到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再到目前的新型國際化研究型大學,總的趨勢是高端應用型人才培養被不斷地淡化。今年福耀科大的負責團隊已經不提培養動手能力強、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高端人才了。
除了辦學的頂層設計,在中短期目標上,福耀科大也似乎還在尋找定位。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號稱要對標斯坦福。根據藍鯨財經的消息,王樹國在福耀集團年會上依然宣稱要對標斯坦福。他說:“曹老先生定了壹個目標,說我們要對標斯坦福大學,但很多人不屑壹顧,說你100億就能辦壹個斯坦福?”,“(但是)沒有不可能之事,看它符不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看它符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再有壹批志同道合的人聚在壹起,天下沒有不可能之事。”
為了這個目標,福耀科大延攬了海內外院士15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56人,高層次人才80人,具有境外教育背景或教科研經歷教師占比71.2%。
福耀科大第壹批僅招生100人,師生比高達3:1,學生很可能大贰就要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然而王樹國在3月接受央視采訪時卻表示,學校是本碩博八年制培養,讓學生不內卷。
相較目前主流的培養模式,福耀科大設想的八年制有創新,而且似乎對學生很有利。目前,“本碩博連讀”、“碩博連讀”等壹貫制培養方案,學生中途退出的難度比較大,而且“本碩博連讀”退出後絕大部分只能拿到本科學位。
按照王樹國校長的說法,福耀科大的八年制培養,似乎是可以隨時退出的。在退出(畢業)後也可以按照培養年限滿4年、6年、8年的條件,分別授予(本科)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壹波叁折的審批
福耀科大的辦學之路並非壹帆風順,至少有兩件事明顯偏離了壹開始的計劃。壹是2024年未能獲批設立並招生,贰是此前籌辦時壹直以“福耀科技大學”的名義活動並作為暫定名,最後獲批設立時,前面卻多了“福建”兩個字。
這兩件事似乎不大,但與壹直以來福耀科大籌辦團隊的高調形成反差,於是也就有了壹些陰謀論式的解讀,其實並不足為奇。
福耀科大是壹所民辦公助的大學,受福耀集團及其董事長曹德旺的影響很大。企業家對於成本支出往往非常看中,但反過來說,認真節儉對於辦大學而言,也是壹件好事。
根據福州高新區管委會2024年1月公布的信息,福耀科技大學(暫名)項目的細部規劃和總平面圖都發生了壹定的調整,變電站的方案也才剛剛獲批。按照這個進度,2024年招生是比較勉強的(實際上2025年春節前才基本完工)。校舍是辦學條件的基礎,籌辦團隊和有關部門經過慎重考慮沒有在2024年設立招生並不奇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