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3 | 来源: 独角鲸工作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犯嘀咕的是“TO B”这部分,也就是从企业里究竟搞了多少钱。
司马南商业帝国的最辉煌一战恐怕是联想事件。此役过后,不知道多少民营企业束手听命,送上岁币。
我当然很想骂这些企业没出息,但事到临头,谁又不是抱着花钱消灾的心思。
曾几何时,在舆论监督市场,司马南恐怕足可与“3·15”分庭抗礼。
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啊,一年到头也就是能和企业吃上几顿饭,觥筹交错之间,大骂司马南倒是很痛快,企业的朋友们的附和当然也是真诚的。但附和归附和,这些反资本黑嘴,恐怕就不是两顿饭可以安抚的。
想到我们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不过是帮闲文人,司马南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座上宾,真是悲从心来啊。
企业怕司马南们,就像司马南怕税务部门一样,这叫“降维攻击”。
我这些话可能是太酸了,翻篇翻篇了。
这些年,有关部门一直号召打击“低级红”,效果当然是有的,但司马南们的顽强也是超过了小强。
为什么?我们可以重温下《资本论》的名言: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司马南之恶有很多,但有一点往往被我们忽视:正是司马南的财运亨通,给无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易于复制一本万利的商业模式。
史称:司马南模式。
从这个意义而言,查税司马南对那些后来者们当然是一种震慑,但只要这个商业模式依然有效,利润率依然惊人,那么结果不过是:罚了司马南,还有后来人。
有理想的年轻人甚至会如是想,司马南的倒台,给他们的上位提供了机会,一岁一枯荣,新人换旧人,不是更说明阶层上升通道没有关闭,更证明这条赛道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当然,司马南不会甘心就这么让出他的商业领袖地位,这么一条百年一遇的赛道,怎么能说让就让。
在上述那个由司马南单方面发表的媒体采访中,司马南两次表达了同一个意思:
如果我还有能在网上发声的机会,我会掰开揉碎,仔细地讲一讲我是如何成为可耻的偷税者的。
如果我还在网上能够发声的话,我希望给我一个检讨自己的机会……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