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4 | 来源: 央视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由于肯尼迪家族在民主党“铁粉”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倒戈”实际上分掉了民主党的选票,帮助特朗普锁定了胜局。
在此番新公开的档案中,一份来自肯尼迪助手阿瑟·施莱辛格的备忘录被完全公开,从侧面印证了肯尼迪与中情局之间互不信任的事实。
建国之初的美国,联邦政府开支在GDP中占比很低,属于所谓“小政府”国家。到了二战后,这一局面被彻底扭转。
1947年,美国通过《国家安全法》,中情局、国防部、国安局、战略空军司令部等安全部门迅速壮大,美国很快成为全球安全经费最高、情报人员最多、海外驻军最密集的国家。
肯尼迪的前任——艾森豪威尔总统就曾在着名的《告别演说》中提出,需要警惕国家安全权势集团日益深重的不良影响。
时任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在政府的决策中,我们必须警惕军工复合体获得的不合理的影响力,无论它是主动寻求或被动获得的。这种错置的权力可能出现灾难性上升,这种潜力是存在的,并将持续存在。
1961年,刚刚上任的肯尼迪便提出大规模削减联邦开支,试图约束中情局等部门的权力。但随着美苏对峙的加剧,民众对战争的恐惧反而加速了美国安全情报部门的权力膨胀。
据《肯尼迪传》记载,在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战略空军司令约翰·李曾公开嘲笑肯尼迪面对卡斯特罗时“怯懦如鼠”。中情局甚至拒绝与美国国务院分享美国核战争计划的相关情报。
在《外交政策》杂志看来,如今,特朗普也面临着与肯尼迪相似的窘境:中情局等情报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执行的秘密任务和情报收集,正在与特朗普主张的减少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介入以及马斯克主张的削减联邦开支产生冲突。
而就特朗普个人而言,他和中情局堪称积怨已深。
2016年特朗普第一次胜选后,中情局便公布报告,称俄罗斯黑客干预美国选举,帮助特朗普获胜。对此,特朗普曾痛批该报告是来自希拉里·克林顿支持者的“酸葡萄”,还批评美国情报界已被政治化。
特朗普:我认为民主党人发布这个报告是因为,他们遭遇了美国政治历史上最惨的失败之一。坦率地说,我认为他们发布它简直是荒谬。
《华盛顿邮报》注意到,此番解密公开的文件对肯尼迪遇刺案本身揭示出的新信息其实极为有限,但却充满了对中央情报局在全球范围内秘密行动的揭露。
新解密文件显示,1961年在海外美国大使馆工作的政治官员中,47%是伪装成外交官的情报人员。
1962年12月到1963年1月,中情局对驻墨西哥的苏联和古巴大使馆进行窃听。在早前被遮挡的文件内容中,包括了中情局布设窃听设备的具体手段,如使用在紫外线下显示的特定化学物质给通话设备做标记;利用X光显示物体内部影像的技术检测办公室内的隐藏麦克风。
美国广播公司记者:特朗普总统认为自己代表了那些不再信任政府的人。他们认为政府内部存在渎职行为和阴谋,此事可以看作他决心改革美国政府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之一。
1月23日,特朗普上任的第三天便宣布成立 “揭秘工作组”,声称将对早前深层政府刻意隐瞒公众的内幕来个“底朝天”大揭秘。
美国众议员 安娜·保利娜·卢纳:在白宫、情报盟友、国防部和司法部的协助下,我们将对以下事件进行调查——肯尼迪、他弟弟和马丁·路德·金三人被刺杀的真相、不明空中现象、不明水下物体以及爱泼斯坦“萝莉岛”的客户名单。
虽然内容听起来一个比一个劲爆,但和肯尼迪遇刺档案一样,这些“解密行动”最终能有多少真东西可能还要被打上一个问号。
美国总统 特朗普:我认为我们不会做任何遮盖。我指示的是,不要遮盖、不能遮盖。
尽管特朗普反复强调全文不做遮盖,但美国媒体注意到,18日公开的实际文件仍存在许多“不透明”之处。其中涉及美国中情局、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的部分信息仍被遮蔽或删减,这些信息将永远处于保密状态。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中心主任 拉里·萨巴托:如果曾经存在一份文件写着“肯尼迪遇刺案的其他涉案人员是……”,那它一定早就被销毁了。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强调,特朗普政府正在引领一个具有“最大透明度”的新时代。而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看来,特朗普正在发动第二场美国革命。白宫希望借助解密肯尼迪遇刺案,将历史事件政治化,助推各领域、各层次的“特朗普革命”。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家拉里·萨巴托直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变革”,文件不会改写历史,但解密行动本身却可能深刻改变美国的政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