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28 | 来源: 凤凰唐驳虎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实皆断裂与现代强震活动(引自Xiong X. et al., 2017, GRL)
地震发生在1762年4月2日当地时间下午17时左右,断层破裂长度达700公里,最大位移约10米。
地震导致缅甸若开邦沿海岛屿(如基督岛和兰里岛)抬升2-2.5米,吉大港附近约160平方公里陆地沉入海底。
地震触发海啸,波及孟加拉湾东北海岸及印度加尔各答,部分沿海地区海啸高度达12米,吉大港几乎全城建筑被毁。死亡人数估计在20万人量级以上。
1762年缅甸大地震与同时期的缅甸-暹罗战争、缅甸-清朝战争在时间线上高度重叠,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对东南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706年刚刚完成缅甸统一的贡榜王朝,自1764年持续进攻暹罗(今泰国),1767年攻灭阿瑜陀耶王朝,但随后暹罗在郑信领导下“复国”,崛起为地区强国。
1762年冬天,缅甸入侵云南普洱,清缅战争正式爆发,持续至1769年。
▎以下均为本次曼德勒-实皆地震现场图片
大地震发生于清缅战争爆发前8个月,地震引发沿海地区陆地沉降、海啸灾害,导致粮食生产与交通线受损,加剧缅甸的财政与后勤压力。
这也迫使缅甸加速对清朝边境土司的掠夺(如索要“花马礼”)以补充资源,成为清缅战争的重要导火索。
同时缅甸在震后仍选择双线作战(北攻清朝、南侵暹罗),显示其扩张野心与战略冒险性。
清朝初期未意识到缅甸因地震导致的内部脆弱性,误将缅军袭扰视为“土司冲突”,导致刘藻、杨应琚等将领轻敌战败。经四次大规模冲突,双方互有胜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