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3-30 | 来源: 影视前哨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传递笑对生活的治愈力量
从专注于手术台转向医生生活、办公室等贴近日常的场景,国产医疗题材剧在多年发展中不断进化,在尝试题材和类型融合过程中,以求通过技术创新与叙事突破,成为社会情绪的调节阀与公共讨论的催化剂。
毕竟,医院是观察浮世众生相的窗口。而《仁心俱乐部》选择的是借助医生的视角,通过他们的工作,以一种客观的、冷静的并具有探讨性的方式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诠释。
7岁的筱筱手术成功后,在庆祝生日当天突发脑溢血,导致脑死亡的手术。刚刚看到希望的筱筱父母的生活,再次陷入黑白,但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仍然选择帮女儿传递善良,用器官捐献的方式,让筱筱继续活了下去。看到刘梓懿明知成功率很低也坚持争取手术、筱筱父亲颤抖的手歪歪扭扭写下的“放弃治疗”、筱筱妈妈事后与刘梓懿的真诚交流……无论是医生还是普通人,都会由此对生命有了更多理解和感悟。
而何英子思想转变的历程也让我们看到努力生活总会发现生活的各种可能。原本放弃治疗的何英子抵抗就医,只想等死。但林小虎却告诉她,“有的人人生剧本好,他出场设置好;有的人人生剧本不好,那怎么办?那自己改嘛,改得精彩不就好了。”在林小虎的鼓励和支持下,何英子尝试走出病痛的阴霾,不仅手术成功,也开始了新生活。
就像总制片人、总编辑徐立说的:“生死之外无大事。”《仁心俱乐部》从一开始,就将这一立意贯彻在剧集的创作初衷上,从医生的职业出发,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怀,并对种种人间故事的碎片投去温柔的凝视,在单元病例缀连的片段里,映照出芸芸众生,引发广泛社会共鸣的同时,传递温暖治愈。
有网友看过剧集后纷纷表示剧集“拍出了日常的医生生活,更让人感同身受,除了职业不同,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打破了传统医疗剧的刻板印象”“拓宽了医疗剧的叙事边界”。有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有过命般的友情,有成年人成熟的爱情,更有那些生活中常被我们忽略的平凡又美好的瞬间……《仁心俱乐部》不仅为我们传输了很多正能量,也让行业看到了要如何与观众对话,以及当下优质内容应当具备的内容品质与气质。
《仁心俱乐部》不造神而是造“活人”,不煽情而是以剧情细节引起共情,用一种大众能理解、贴近生活的细腻方式去讲述仁心与人性,也去感受生活的温暖与力量。正如剧集结尾所说,“大多数时候,我们埋头生活,总是一个劲儿地往前奔忙,觉得最好的日子总在将来。但什么是最好的日子呢?是健康的身体、是家人的平安,是一次平凡的团聚、是拥有爱的勇气。原来,生活中常被我们忽略的平凡又美好的瞬间,是最应该珍惜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