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1 | 来源: 译言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现代预言者聚焦技术失控的风险。巴西 “活体诺查丹玛斯” 阿索斯?萨洛梅(Athos Salomé)警告,2025 年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可能突破人类控制边界。他提到 AI 将具备 “跨领域自主决策” 能力,而量子计算机或将破解传统加密体系,引发金融与网络安全危机。这与当前 AI 伦理争议相呼应 —— 例如生成式 AI 虽提升医疗诊断效率,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可靠性仍受质疑。此外,萨洛梅预测 “人脑与 AI 直连” 技术可能沦为思想操控工具,而政府数字货币的全面推广或将终结个人隐私。
地外文明与能源革命:希望还是幻象?
预言中的积极面同样引人注目。巴巴?万加声称 “人类将在大型体育赛事中接触外星生命”,而诺查丹玛斯预言 “火球从天而降带来地球重生契机”。尽管缺乏科学依据,但美国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深空观测与各国 UFO 档案解密计划,正推动地外文明探索进入新阶段。在能源领域,量子钻探技术突破(如初创公司 Quaise Energy 利用等离子体钻探地热)与氢能源商业化(2025 年预计成为 “清洁能源春天”)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
预言的价值:警示还是巧合?
回顾历史,巴巴?万加曾 “预言” 911 事件、戴安娜王妃之死,但其 2016 年 “欧洲消亡” 与 2019 年 “特朗普(专题)重病” 的预测均未实现;诺查丹玛斯对 2024年 “教皇更替” 与 “哈里继位” 的预言同样落空。科学界普遍认为,预言多以模糊表述适配广泛事件,但其引发的集体焦虑值得深思。例如,AI 与量子技术虽被视作 “未来引擎”,但其军事化应用可能加剧冲突风险;而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如2024年全球最热纪录),正以远超预言的速度重塑人类生存环境。
2025 年注定是预言与现实的交织之年。从地震频发到技术伦理争议,从经济震荡到地外探索,人类既面临文明存续的考验,也站在科技革命的临界点。或许正如诺查丹玛斯所写:“科学与命运共舞”—— 在警惕末日预言的同时,人类更需以理性与协作应对未知挑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