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2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温从文所在的鹿塘村是海边渔村,有七千多人。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据当地村民介绍,温从文的父亲温某某声名狼藉,是大家都不愿意往来的人。温某某曾先后两次被判刑,第一次被判6年,第二次被判9年。
温从文说,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在坐牢。2岁时,他的母亲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他跟着爷爷一起生活,曾辗转二伯、三伯、姑妈等家庭,“一直没有家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麻烦,不是正常的小孩子”。
2005年,温从文8岁,父亲出狱了,他没想到的是,这是“噩梦的开始”。
据温从文回忆,父亲曾找过母亲,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见母亲,母亲给他100元,他没有要。
温从文的父亲温某某有兄弟姐妹6人。温某某的二哥说,年轻时,温某某就不务正业,而且喜欢打亲人,父母、兄弟、侄子、儿子等都打过,大家都怕他。
在温某某的暴力中,受伤最深的是温从文。
温从文记不清挨了多少次打,也说不清父亲为何打人。他说,头上的20多处疤痕,都是父亲打的,最严重的一次缝了20多针。
在温从文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没理由地打他。
如没有按时洗衣做饭,会挨打;热水器没有热水,会被父亲认为是他忘了关热水,会挨打;家里的DVD坏了,放不了,会挨打;被认为卖错了鸡,把会生蛋的鸡卖了,会挨打;觉得农活没干好,拨漏了木薯,会挨打;一起去抓青蛙,他负责背篓子,青蛙跑了,会挨打;父亲冬天拿冷水滋他,他一发抖就打他,他几乎没有洗过热水澡……温从文说,父亲下手很重,每次他都被打得鼻青眼肿。
2024年除夕,在村里的小卖部,父亲突然用扁担打他,他的额头当场就流了血。父亲放出狠话,如果再见到他,会打死他。
恐惧父亲的暴力,温从文只能跑,只能躲。小时候,他不敢回家,就在木薯地、沟里过夜。长大了些,他就尽量少回家,回村也是住在朋友家。然而,父亲仍不罢休,每次都去恐吓别人,不让别人给他吃、给他住。
父亲为什么总是打自己,这也一直是温从文内心的困惑。在他看来,二伯是最了解父亲的,然而二伯也说不清,温从文的父亲为什么打人,连亲人都是没有理由地打。
温从文说,他长大了,也从不和父亲动手,他怕大家看笑话。如今,父亲一见他,就要打他,他回村就尽力避免和父亲见面。
4月1日,记者和温从文在山角村走访时,多位村民都在提醒记者“要当心”,温从文的父亲看到他,会打人的。
“低人一等”
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黑户”,是上学前夕。
当时,温从文跟着在北海市区生活的三伯,三伯没有儿子,想让温从文入他的户口本,就在北海市区读小学。征求意见时,在狱中服刑的温从文父亲没有同意,此事只得作罢。
8岁时,二伯、三伯带着温从文,读上了村里的小学。温从文说,当时,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学校应该是开了“特殊通道”,至今他都不清楚自己有无学籍。
准备读初中时,温从文听小学老师说,贫困生应该可以减免部分学费,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去初中报到时,校长说“贫困生太多了,没法减免”,父亲觉得温从文骗了他,当着校长、同学的面打了他,把他嘴角打出了血。一气之下,温从文跑了,父亲再也没提过上学的事。
辍学后,温从文借了一个人的身份证,进了北海市的一个电子厂,每月能挣2000-3000元。身份证上的年龄大温从文10岁,年龄相差太大,同事也有过怀疑,说他长得太年轻了,温从文就“死不承认”,也没人来较真。
在电子厂做了一年多后,温从文选择离开,去酒店后厨打工。对于温从文来说,酒店后厨的工作好处很多,不用身份证,不用上晚班,吃得好点,工资高一点,也自由一些。温从文在这里干了四五年,直到2020年酒店歇业,他回了村。
那段时间,温从文就住在村里。温从文说,村里人对他都很好,都帮他,给他住,给他吃,帮他瞒着父亲,“大家不跟父亲说我住在哪里”,否则父亲又要恐吓别人,要来打他了。
后来,温从文去建筑工地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工。有个老板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每月有五六千元,他还边工作边自学了电工。这个老板对温从文很好,他在这里干了好几年,一直用的是别人的身份证,叫“陈某”,老板一直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