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2 | 来源: 首席消费官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深夜八卦 | 字体: 小 中 大
柠萌影视则在快速提升短剧产能规模、试水院线电影、海外自营平台快速发展三方发力。首部院线电影《乔妍的心事》票房1.51亿,成绩尚可。然而2024年累计生产短剧6000分钟,同比增长约5倍,制作并上线11部商务短剧,板块收入同比翻倍,也有短剧单部C端充值破千万,但柠萌影视的短剧业务却尚未实现盈利,反而拉低了整体利润。年报显示,由于短剧业务扩张,柠萌影视销售及分销开支达到1.58亿,激增70.7%。对于短剧业务盈利问题,柠萌影视表示“商业模式仍在摸索”。
此外,柠萌影业在2025年初经历了核心人才出走,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元2025年1月离职后入职一家短剧国际化业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AI探路,提升长剧产能
2024年影视剧产能的下降,致使柠萌影视销售成本同比减少25.9%,而2025年影视剧制作及开发储备需求的增加,以及新业务拓展相关的资金需求增加,致使柠萌影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51亿。但好在柠萌影业流动资产总值达28.6亿,可以满足目前的经营需求。
稻草熊经营状态同样良好,资产净值约17.53亿,同比微增0.8%,值得注意的是稻草熊有2.87亿的合约负债,来自版权剧与定制剧的客户垫款,其中版权剧约2.46亿,定制剧约0.41亿。负债总额也同比扩大,增至9.1亿,资产负债率升至34.2%。
经历2024年的减产之后,2025年稻草熊与柠萌影视的长剧数量都将上升。
稻草熊待播剧包括5部电视剧及4部网络剧,包括赵丽颖主演的《在人间》、孙俪主演的《乌云之上》、成毅主演的《赴山海》等多部题材多元的作品。筹备中的作品近10部,包括《开工日记》《双轨》等。柠萌影视待播版权剧包括《子夜归》《书卷一梦》《月明千里》《轧戏》等流量小生小花主演的作品。
柠萌影视于年报中披露,2025年将持续构建长剧+短剧+电影同步发力的内容矩阵,力争2025年长剧开机数量达200集。短剧方面,将探索投流付费、保底分账、流量分成等多元商业化路径。并且会持续探索发展艺人经纪业务。
此外,柠萌影视还会深入探索IP衍生开发链路、深化降本增效,并将尝试AI在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应用场景包括视频制作、剧本创作、声音及图像处理等。
从盈利能力来看,稻草熊与爱奇艺续签的合约中提到,固定许可费按投资成本及目标利润≥20%计算,电影收益按实际点播时长(SVOD)或票房收入(PVOD)分成,分成比例35%-90%,衍生品、广告等分成比例为10%-50%。而从稻草熊与爱奇艺签订的剧集制作数量来看,稻草熊2025年的营收应该都会来自于与爱奇艺的合作中。
可以明显看到的是,稻草熊和柠萌影业都更愿意投入版权剧的制作中,争取更多利润空间,但相对于柠萌影视,稻草熊与爱奇艺的绑定更为深入,过度依赖平台采购,可能会导致其抗周期能力下降。不过稻草熊盈利能力较为稳定,自2021年上市之后,仅2023年的净利润为负。
数据显示,爱奇艺2024年的内容成本为157亿元,降至18年以来的新低位。在平台降本增效与观众审美升级的双重挤压下,2024年影视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已成定局。当平台方将资源向自制内容倾斜时,依赖版权剧生存的影视公司如何突破”保本微利”的生存模式?从稻草熊与柠萌的探索来看,衍生开发、海外发行、付费分账等新商业模式尚处试水阶段,真正能支撑第二增长曲线的动能仍未显现。值得关注的是,随着AI视频生成技术突破临界点,2025年或将出现首批AI辅助编剧、AI生成分镜的剧集作品,这既可能成为降本利器,也可能引发新一轮行业洗牌。当内容供给侧的变革遇上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取向,国产剧的进化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