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4 | 来源: BBC 中文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强迫劳动禁令》出台之前,直至今日,这些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审核框架里,我们对人员流失率的重视都远胜于‘加班’,我们会计算产品生产的总工时,但是单个劳动者投入的时间一般不做单独披露。”
在车企工作的余先生表示,有些中国车企现在施行灵活上下班制度,并不固定打卡,导致加班行为并未记录在案。成立子公司、合资公司或者外包,都是车企可以选择的通过合规审核的方式。
程鑫亦指出,一些企业对于供应商的劳工环境监督仅限于发放问卷、自主填报,缺乏有效的三方监管。
“CSRD尝试去对整个供应链做了监督,收效甚微,《强迫劳动禁令》才出台,具体企业会如何应对,还有待观察。”他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