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06 | 来源: 每日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玉渊潭西湖南岸误入“军火库”。图 / 每日人物摄
连李现拍照时的相机也被网友调侃:“只有8万,和大爷大妈们比起来还是略显单薄。”
在大爷大妈们的“硬实力”面前,年轻的拍鸟爱好者选择持续性量力而为,间歇性奋起直追。
一位没有用三脚架,而是手持相机的年轻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大王,从事设计行业。说他用的是10倍变焦镜头,“他们的是定焦,拍得比我清楚,但我这个镜头灵活,还可以拍景”。之前,他的镜头是一个400mm的定焦,有一次“打鸟”,被身边的大爷指导:“你400够不着(鸟)。”他一狠心,后来换了现在手里的600mm变焦镜头,“主要是被大爷大妈刺激的”。
不过,除了设备,“打鸟”的时候,运气也是无法忽视的一环。鸟一出现,无论你的设备是什么,手都会像被一根线牵着一样,不由自主地举起来,并按下快门。
在现场,如果随便抓一个大爷大妈问,他们在拍什么,大概率得到的答案是“PT”。这两个神秘的字母,让我迷惑了很久,后来才知道“PT”就是??(pì tī),一种在北京还算常见的鸟,因为发音的原因,这种鸟也被打工人亲切地称为“PPT”。
下午一点,岸边突然骚动起来。公园的湖面瞬间变成电影节的红毯现场,所有的长焦镜头几乎在同一时间调转方向,一齐对准了这只飞来的“明星”,“哒哒哒”的快门声密集地响起。
万众瞩目下,头顶凤冠、身披金甲的凤头??划开水面,喙中衔来意味着“花环”的杂草,献给它将求偶的对象。“献花”完后就是一段“交际舞”,两只凤头??面对面,时而摆头呼应,时而撞胸互动,颈项因相撞,恰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心形。
▲演员李现“打鸟”记录下的图片。图 / 李现微博截图
这些画面,一个不落地被在场的每一个相机记录。有两个学生模样的男孩,放下自己手里的单反,又看看身边大爷大妈的设备,就着刚刚停下的快门声接连感叹:“这就是金钱的声音。”
突然,平静的湖面被一阵缠斗打破,刚刚还在互相试探的两只鸟,以一方啄向另一方脖子上的羽毛拉开斗争的帷幕,翅膀扑腾溅起几十厘米高的水花,整个过程不过短短的几秒。人群中,有人发出好奇的疑问,小孩则是一边欢呼一边抢过家长的手机,急着录下这一幕。
一位热情的大爷,自觉担任起给游客科普的职责。与其他人在临近水面的台阶上架机器不同,他的三脚架立在离人行道更近的地方。大爷告诉我,他从退休就开始“打鸟”,已经两三年了。
一个下午,至少有七八对家长带着孩子在他的机位前停下,问这是什么鸟,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这是凤头??。有时他用手比划,试图教孩子们??怎么写,但因为这两个字太过复杂,最后大家还是带着疑惑走了。
网上有人说,是李现又重新带火了“打鸟”这件事。但事实上,在城市的公园里观鸟拍鸟,早已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生态仪式。清晨的玉渊潭湖畔,“长枪短炮”的镜头阵列中,既有扛着专业设备的退休大爷大妈,也有用手机记录惊喜的上班族。他们屏息凝神,等待一只鸟破水而出的瞬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