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4-10 | News by: 盐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对机器人来说,在现实世界需要量化和建构的因素太多了/图源:宇树官网
高质量、多模态数据的缺乏,正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Ambi Robotics联合创始人Ken Goldberg指出,以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2.5(Qwen-2.5)的训练数据作类比,其相当于真人收集12亿个小时的数据,但是,旗下机器人模型一年收集的训练数据量仅为1万小时左右。这就意味着,以现在的方式和速度,机器人若想达到现今大语言模型的数据训练量,还需要12万年。
受制于现实数据的缺乏,以及算法的未获突破,孔博总结,虽然目前机器人可以行走、跳跃、空翻等,但与操作、控制有关的上肢,发展仍不足。
“人形机器人最让人激动的是,用上肢去干具体的事。”他说,比如说去工厂干活。“它不仅仅是个玩具,而是要成为一个生产力。这里面的关键是在上肢,是与大脑有关的能力。”
实践出真知
机器人的能力仍待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但显然,贺亮等企业负责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告诉盐财经,只有在今年内实现降成本、保产能、占领一定市场份额,“明年我们才能够在车企或大厂下场的第一波打击中存活下来”。
与大企业竞争的压力,正要求机器人企业尽快量产,找到合适的场景切入。
受访的多位机器人企业公司代表都告诉盐财经,当下机器人可以短期运用的场景是科研、文旅业和工厂生产。
“从我们前期了解的状况看,机器人进厂打工,实现一些岗位的替代,这方面的需求是很大的。”贺亮说。
人形机器人正在采集信息/图源:宇树官网
优必选副总裁庞建新也曾在2024年告诉盐财经,工厂制造是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这是因为工厂的场景相对简单,即在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场景下,完成特定的有限任务。
他进一步解释:目前许多工厂都对人形机器人有需求,原因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劳动力短缺,再加上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进工厂从事简单、枯燥、重复的工作。其次,随着中国企业的出海,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在当地很难招到人,培养和管理成本很高,亟需机器人。
3月,优必选宣布,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执行分拣材料、运输箱子、组装复杂零件等任务。庞建新说:“只要能解决几个工位,对于一个产业来讲都是极其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确太大了。”
除了机器人企业,当下大量制造业、车企也纷纷下场制造人形机器人。3月,美的集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首次曝光,它可以完成“握手、比心、跳舞、打螺丝”等多种动作。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介绍,美的已经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但卫昶也清晰地向盐财经表示:“现阶段,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展现了一些有用的功能,包括娱乐功能,但真正能够大规模落地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