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14 | 来源: 凤凰WEEKL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足够高效,但也让不少人在技术的狂飙中倍感窒息:
我真的需要五颗千万级主摄加一套AI来随手拍吗?
我真的有必要随时都能听到全世界每天发出的所有新歌吗?
我真的要在所有的电子消费上,都追求所谓的“极致体验”吗?
当世界已经卷到再也卷不起,那便自然会有人选择转身向旧日走去。
就像当生活过于疲惫和难以掌控,一种被定义为“中式梦核”的视频,便会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扩散开来。
视频里,是一张张模糊泛黄的老照片,是童年的赫鲁晓夫楼和木质家装,是蓝色玻璃的大厦和游乐园里卡通气球,搭配上怀旧的音乐,营造出了你我童年旧梦的静滞模样。
在梦核朦胧的昨日映像里,无数90后、00后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不用长大的地方。
同样,在那些被热炒的数码老物件身上,你也能捕获到这种反进步叙事所展现出的“低清”与“繁琐”:
CCD相机的不智能与失真,CRT显示器的沉重与扫描线,翻盖机的小屏幕和低刷新率......
和今天的电子设备,恨不得每一颗原子都能让你看清,让你摆弄的画质与交互相比,电子垃圾所呈现的,反而是一种含混的暧昧。
但也就是这种不清晰的、被年代感所浸透的暧昧,给了今天的年轻人一个逃往过去的媒介。
让他们可以借由那一台台应属于过去的数码产品,前往那个他们或尚且年幼,或从未经历过的千禧年之前。-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