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15 | 來源: 無冕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與此同時,呂向陽及其配偶張長虹控制的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還持有比亞迪5.33%的股份。天眼查顯示,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呂向陽、張長虹分別持股89.5%、10.5%。據此計算, 呂向陽夫婦贰人合計持有比亞迪13.55%的股份。
值得壹提的是,去年,呂向陽從比亞迪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30萬元,遠不及王傳福的765.5萬元。
而呂向陽的資本棋盤上,除了持股比亞迪外,融捷股份與融捷健康兩家上市公司也在其掌控之中。據融捷股份發布的財報顯示,呂向陽、張長虹夫婦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截至去年第叁季度末,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張長虹分別直接持有融捷股份23.82%、1.07%的股份。
融捷股份此前發布的財報還顯示,截至2023年末,呂向陽、張長虹夫婦通過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股與協議安排,合計擁有融捷健康表決權的股份1.29億股,占其總股份的16.1%,為融捷健康的實際控制人。
投資表弟250萬
如今增值5萬多倍
呂向陽夫婦財富的主要來源,得益於對表弟王傳福的創業支持。
時間回撥至1966年,王傳福出生在安徽蕪湖壹戶普通農村家庭。命運給王傳福最初的劇本並不仁慈:父母早逝的陰霾籠罩童年,兄嫂用雙手托起他的求學夢。在兄嫂的悉心照料與全力支持下,王傳福拾分爭氣,成功邁進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的大門。
從中南礦冶學院畢業後,王傳福考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主修材料學。研究生畢業後,王傳福留在該院301室工作。等到26歲時,年紀輕輕的王傳福便已成了301室的副主任,捧上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
1993年,王傳福命運的齒輪發生轉動。那時,研究院與包鋼集團合作推進壹個項目,計劃在深圳成立壹家鎳氫電池制造公司。鑒於王傳福日常出色的工作表現,以及其研究領域與項目的高度相關性,他被委派到深圳比格電池公司擔任總經理,前途壹片光明。
▲比亞迪王傳福,圖源網絡
來到深圳後,王傳福看到不少商人們手持昂貴的大哥大。而售價兩叁萬元的大哥大裡面壹塊小小的鎳鎘電池就要賣上千塊,這讓技術派的王傳福敏銳捕捉到了背後的商機,壹個大膽計劃在胸中醞釀,他隨即決定利用自身優勢切入電池行業。
之後,王傳福毅然辭去眾人眼中體面又穩定的工作,投身創業浪潮。然而,創業伊始,資金難題便如巨石般橫亙在他面前。為解決這壹困境,王傳福曾找到來自新加坡的匯亞基金,試圖尋求5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但最終未能成功。
就在王傳福壹籌莫展之時,他找到了表哥呂向陽。 呂向陽此前在中國人民銀行巢湖分行工作,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全國,廣東作為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對呂向陽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果斷辭去穩定的工作,南下廣東投身商海。
憑借過人的商業頭腦,呂向陽很快積累了可觀財富。出於對表弟的信任,以及被王傳福的專業見解和堅定信念所打動,呂向陽最終決定出資250萬元,與王傳福共同創立比亞迪。
在那個年代,250萬元可不是壹筆小數目。不過,據媒體報道,彼時呂向陽開玩笑地跟表弟說:“這些錢就當是投資,你要是成功了別忘記我這個表哥;要是沒有成功,也沒關系,大不了咱們從頭再來! ”
2002年,王傳福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當年7月,比亞迪股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壹時間風光無兩。僅僅壹年之後,王傳福更是做出了壹個大膽的決策,帶領比亞迪昂首闊步地進入了汽車行業。-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