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16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事件回顾
王晓峰是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最知名学者之一,同时也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及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担任过国际计算机协会安全专委会(ACM SIGSAC)主席。个人在计算机安全CS ranking方向排名世界第一,在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数量同样居于世界首位。
3月28日,FBI突击搜查了王晓峰及其妻子马念丽位于伯明顿和卡梅尔的两处住所,并搬走多箱“证物”。美国《连线》杂志(Wired)透露,在联邦法院案卷中并未找到任何与王晓峰夫妇或此次搜查行动有关的文件。
3月28日,FBI突袭搜查王晓峰夫妇住宅
教职工组织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印第安纳大学分会称,该校在FBI搜查当天将王晓峰开除。校方还从官网删除了王晓峰的个人资料。至于在该校图书馆担任系统分析员与程序员的其妻马念丽,她的记录也一并被清除。
印第安纳大学法学教授兼工会分会主席的亚历克斯·坦福德(Alex Tanford)31日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透露,3月初,王晓峰曾经主动联系他,提到校方正在审查他的一份拨款申请。王晓峰随即被限制进入办公室和使用校内电脑。
3月28日,王晓峰通过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告知坦福德:“我被解雇了。”坦福德表示,校方发给王晓峰的解雇信没有说明具体原因。
不久后,FBI特工就出现在王晓峰的住所。然而,FBI和校方均未对搜查、解雇给出正当理由。
网页存档显示,王晓峰自2004年起进入印第安纳大学任职,遭解雇前是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系统安全和数据隐私,特别是有关移动通信、云计算和人类基因组的安全问题。在该校任职期间,他主导的研究项目获得近2300万美元资金,他还担任该校安全与隐私研究中心主管。马念丽则是该校图书馆首席系统分析师兼程序员。
就在3月31日,美国大学教授学会致信印第安纳大学表达不满。他们要求校方恢复王晓峰的职务,并指责学校撤销王晓峰职务的做法未经“最高级别审查程序”。
一名中国研究员4月2日对《南华早报》说,王晓峰目前处境“安全”。另据王晓峰同事未注明日期的一份声明,王晓峰被调查与他“未向校方披露2017年至2018年接受的一项中国资助”有关。
一位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任职的华裔生物学家匿名表示,王晓峰的遭遇令许多美国华裔科学家感到心惊胆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创始人也说,虽然王晓峰的案件可能只是孤立事件,但将对华裔科学家,甚至是其他移民(专题)到美国的科学家产生重大影响。他预测,未来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半导体等敏感领域,甚至涉足生物和医学领域的人都可能成为调查目标。
3月27日,美国《自然》杂志公布民调结果称,在超1600名受访科研人员中,超75%正考虑离开美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