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17 | 來源: 新華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哈佛 | 字體: 小 中 大
16日,美國政府與哈佛大學的對峙顯著升級:財政部要求國家稅務局代理首席律師安德魯·德梅洛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國土安全部長克麗絲蒂·諾姆則威脅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資格,並宣布取消兩筆總額超270萬美元經費。
此前,美國政府以凍結聯邦經費為由要挾哈佛大學等多所頂尖高校“整改”。哈佛大學拒絕後,已被政府凍結總額約22.6億美元的經費,並被白宮要求道歉。
美國政府與哈佛大學等美國頂尖高校的對峙為何白熱化?這場風暴又將產生何種影響?
【政府強硬施壓爭斗顯著升級】
多家美媒16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披露,國稅局代理首席律師德梅洛已收到財政部要求,正著手擬定取消哈佛大學“免稅地位”方案,不久將正式決定是否予以施行。
按美國《華盛頓郵報》說法,對國稅局的指令標志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专题)與哈佛大學等常春藤聯盟高校及非營利組織的爭斗顯著升級。特朗普政府不認可這些機構秉持的價值觀。
15日,特朗普率先經社交媒體威脅剝奪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稱應將其視作“政治實體”征稅。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說,特朗普認為哈佛大學應為其縱容校內的“反猶”行為向猶太裔美國學生道歉。萊維特還對哈佛大學獲得聯邦經費的前景表達“懷疑”,稱該校已得到巨額民間捐資,美國政府認為不應資助“這樣壹個存在嚴重反猶主義的地方”。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遵循稅務法律、不參與特定政治活動的美國慈善、宗教、教育與社會福利機構可享受“免稅地位”。壹些專家認為,沒有證據顯示哈佛大學逾越任何法律界限。國會眾議院前議長紐特·金裡奇等特朗普盟友預計,哈佛大學之後,還會有多所高校恐面臨“免稅地位”遭取消的威脅。
美國政府先前已於14日宣布凍結哈佛大學22億美元多年期撥款和6000萬美元多年期合同款項,並稱,如果哈佛繼續“抗命”,正接受審查的另外60多億美元聯邦經費或同樣“有危險”。而在16日,國土安全部長諾姆也宣布“追隨”總統決定,“砍”掉兩筆給哈佛大學的經費,總額超過270萬美元。
據路透社報道,諾姆當天稱,已致信哈佛大學,要求後者本月30日前匯報該校持外籍學生簽證者的“非法暴力活動”,否則“將喪失招收外籍學生特權”。
【哈佛帶頭“硬剛”多所高校卷入】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整改”要求,哈佛大學選擇了帶頭“硬剛”。
14日,哈佛大學校長艾倫·加伯在致哈佛社區成員的壹封信中寫道,政府提出的要求已超出聯邦政府權限,哈佛大學不會接受其此前提出的要求。
16日,哈佛大學壹名發言人表示,校方堅持本周早些時候所發聲明,在遵守法律的同時“不會犧牲獨立性,不會放棄憲法賦予的權利”。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克裡斯托弗·艾斯格魯伯15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說:“普林斯頓和哈佛站在壹起。”此前,普林斯頓大學2.1億美元的研究資金被“暫停發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對美國7所頂尖高校實施了撤銷、凍結或審查聯邦經費舉措,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布朗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专题)學和康奈爾大學。另有19所高校已被告知,可能面臨聯邦經費被砍,原因包括未能保護學生免受“反猶主義”傷害。
哥倫比亞大學4億美元聯邦撥款被撤銷。西北大學和康奈爾大學上周分別遭特朗普政府凍結聯邦經費7.9億美元和10億美元。按這兩所高校說法,它們甚至是從新聞報道中獲知該消息。
【緣起“反猶主義”潛在因素更多?】
新壹輪巴以沖突2023年10月爆發後,美國多地高校爆發了壹系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引發美國政府對校園反猶情緒的關注。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上台後威脅多所美國頂尖高校,稱校方如果不調整政策,恐面臨削減資金後果。
本月11日,美國政府致函哈佛大學,要求學校改革和重組,包括停止壹切基於種族、膚色和國籍等因素的優待;改革國際學生招生流程,避免錄取敵視美國價值觀和制度的學生,包括支持“恐怖主義”或“反猶主義”的學生;關閉所有與“多元化、公平與包容”政策相關的項目。
這場起源於“反猶主義”的風暴就這樣拉開序幕。然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事實上,白宮對哈佛大學所提要求遠超其對所謂“反猶主義”的關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