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17 | 來源: 中國婦女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秦嵐 | 字體: 小 中 大
秦天越這個角色能如此生動地展現當代女性的多面性,離不開《成家》這部劇精心構建的故事框架與主題表達。《成家》是壹部聚焦當代婚戀生態的現實主義作品,它以溫情作為外衣,包裹著社會中那些尖銳的婚戀問題,從婚戀顧問這壹獨特的職業視角切入,深入探討新時代下多元婚戀模式。在劇中,秦天越為形形色色的人服務,從單親媽媽、丁克族,到各種年齡段、職業、有著不同需求的個體。傳遞出任何人都有尋找幸福的權利,無關身份與年齡的理念,直觀呈現幸福的普適性。在呈現形式上,《成家》采用輕喜劇形式來討論婚戀焦慮,摒棄了說教式的表達。我們通過壹些略帶誇張和獵奇的案例,以輕松詼諧的方式向觀眾傳達“追求幸福並非難事”這壹觀念,從而引導觀眾以平和的心態去看待追求幸福的過程,讓大家真切感受到幸福就在生活的點滴中。
這部劇的壹大亮點,是將職場與婚戀主題緊密結合。社會議題壹直是眾多影視作品創作的根源所在,而《成家》這種將社會議題融入輕喜劇的創作方式,與以往傳統的職場劇或其他類型劇的表達方式大不相同,既充滿趣味,又極具挑戰性。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呈現出壹部高質量的作品,在拍攝過程中,劇本始終處於不斷磨合調整的狀態。導演也全身心投入,細致地把控著每壹處表演細節。從角色的台詞語氣到動作神態,從場景的布置到劇情的節奏,都經過反復斟酌,力求精准地展現出劇集中輕松幽默背後對現實問題的深刻洞察。經過這次《成家》的拍攝,我意猶未盡,深感這類題材的創作有著極大的挖掘空間。如果後續還有合適的劇本和角色,我非常樂意繼續嘗試此類輕喜劇的創作。
對角色的探索,從未設限
除了《成家》中的秦天越,我也演繹過許多不同的職場女性。比如《怪你過分美麗》的莫向晚和《理智派生活》的沈若歆,這些角色身上,既有強勢幹練的壹面,也有脆弱無助的時刻。我知道,影視劇要真實呈現女性的職業成長,落地的職場環境和專業細節不可或缺。而“成長”也不意味著逆襲,因為生活本就沒有標准答案,真實意味著女性可以“不完美”“不優雅”,擁有多元選擇。基於這樣的理解,我每壹次在接戲前,都會與相關職業工作者交流取經,了解真實的工作流程、人際相處模式,將這些細節融入表演中。唯有把功課做足,我才能在鏡頭前展現出更加松弛自然的狀態,為觀眾帶來更具共鳴的作品。
壹直以來,我對角色的探索從未設限,並且熱衷於挑戰各類復雜多元的角色,挖掘人性深處的不同面向。在《黃雀》中,我飾演的黎小蓮就極具復雜性,她既是醫者仁心的醫生,又意外深陷犯罪的旋渦。“救人”和“害人”的矛盾行為貫穿她的人生,這種多重身份的沖突,恰恰是真實人性的寫照。她不是臉譜化的壞人,每壹個行為背後都有她的動機和緣由。黎小蓮把人生置於陰霾,卻也給自己留了壹盞希望之燈。這個角色打破了大眾對女性角色的常規認知,作為壹個冷靜理智的反派,她能主動布局、掌控局勢,在黑白之間艱難掙扎,是壹個值得深挖的角色。
塑造這些角色,對我而言不僅是表演上的挑戰,更是希望能通過角色傳遞壹些對生活和人性的理解。影視劇源於生活,是傳播文化、傳遞精神內核以及展現社會問題的渠道之壹,壹部作品如果能引導大眾關注社會現狀、引發思考,便具備了獨特價值。
呈現不同女性角色的同時,我也欣喜地看到這幾年裡整個影視行業生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年女演員獲得觀眾認可,中生代女演員迎來了更多發展機會。這壹現象既源於市場需求,也得益於行業對女性價值的重新審視。由於女性觀眾在觀眾群體中占比可觀,且對女性話題關注度高,所以影視作品積極反映女性相關的現實,這使得女性題材作品數量不斷增多,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在這樣的環境下,市場對中生代女演員的接納度逐步提高,她們的創作空間得以拓展,以前角色自主性和標簽化的問題得到改善。同時,優秀女性創作者不斷湧現,也為行業注入了新活力,帶來了更多機會。
影視行業生態向好,直接推動了女性角色塑造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國產劇不再單純依據身份設定角色,而是更多關注人物內核。然而,同質化問題依然存在。所以,我期待未來女性角色能擁有更多主動權和選擇權,能坦然接受失敗和不完美,展現女性多元特質。希望未來,影視創作不再過度強調性別,而是自然地講述女性故事。在這其中,“中女故事”也不應被標簽束縛,而是呈現真實的女性形象。無論她們堅強還是脆弱、有野心還是淡泊名利,都能自在地演繹自己的故事。
未來,我渴望挑戰那些能打動我、讓我產生強烈共鳴的角色,這些角色應如同真實存在的人,行為邏輯清晰合理,讓我能夠深度體驗不壹樣的人生。我將繼續腳踏實地,審慎挑選角色,全力以赴將角色的人生完整地展現給觀眾。期望大家能從這些角色中獲得啟發、汲取力量,或者收獲閒暇時光的樂趣。-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