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18 | 來源: 界面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關稅風波中,壹部分供應商早已開始在國內尋求機會,利用已有的高標准、高品質產品吸引中國消費者,尤其是通過與國內零售商加強捆綁,例如把商品賣進胖東來、永輝、山姆等渠道,或者直接成為他們的自有品牌供應商。
江蘇華騰已經開始籌備與國內零售商永輝超市的合作,據穆龍生介紹,此次和永輝合作,主要是為永輝做自有品牌的產品,包括牙刷、牙線等。
這類公司還包括生姜出口企業青島力泰農產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焦立乾告訴界面新聞,因關稅問題,出口去美國的生姜無法發貨,而生姜是農產品,有壹定的保鮮期和銷售期,此前非常焦慮,4月16日,借助國家外貿內銷的政策,讓其6.6萬噸生姜產品得以在第壹時間到大潤發北京、青島等地門店上架,後續隨著大潤發門店的銷售,還會陸續供應該產品。
失去中國工廠和供應商,在有些產品的生產上,沃爾瑪也不壹定能尋求到更可靠的替代者。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顧問帕拉格·康納(Parag khanna)認為,供應鏈系統的牢固性甚至比國家之間的聯盟更強。
“對沃爾瑪這樣的零售商來說,影響可能較大。”上述外貿采購人士對界面新聞說,“他們可以從東南亞或者墨西哥進口,但不是所有的東西這些地方都有現成的產業鏈。短期內找不到的話,沃爾瑪就只能繼續從中國進口,支付關稅,然後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這會對它的生意模式造成巨大沖擊。”
在疫情期間,沃爾瑪也曾將部分海外訂單轉移至較近的墨西哥。例如在2022年初,沃爾瑪向墨西哥的服裝企業 Preslow下了壹筆100萬美元的訂單。Preslow的工廠距離墨西哥城約80公裡,工廠貨架上的合成纖維幾乎都是中國制造。Preslow的銷售總監Isaac Presburger說, “所有的基礎材料仍然從中國進口,因為這裡沒有供應商。”
穆龍生則告訴界面新聞,和國際競爭對手相比,如果不考慮關稅成本,中國產品在品質、新品開發速度、發貨貨期這些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
他向界面新聞舉例說,由於中國工人效率高,每次訂單出貨期在25天,而競爭對手的工廠配套供應鏈不如國內齊全,開產品的模具也需要到中國采購,他們的貨期大概在40天。
而在這場美國發起的“關稅霸凌”中,美國消費者也在承受著代價。
事實上,美國民眾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因美聯儲的不斷加息已飽受通脹高企、物價飆升之苦,如今再次面臨高關稅導致的商品價格上漲。4月8日,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最新預測顯示,關稅施加之後,美國的食品價格將上漲4.5%,僅生鮮食品就將漲價6.2%。
多年以來,中國供應商和美國消費者都深深需要彼此。
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4400億美元的產品。這些產品大部分是美國人日常生活使用的必需品,例如手機、電腦、家具、家電、鞋等產品。不僅沃爾瑪供應鏈在中國扎根深入,美國另外兩家頭部的零售商開市客(Costco)和塔吉特(Target)同樣在中國有著深入而廣泛的供應鏈。
圖表制作:界面新聞 何苗
3月,開市客的首席執行官羅恩·瓦克裡斯 (Ron Vachris)表示,開市客有叁分之壹的產品是在美國之外生產的,這其中有將近壹半來自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而關稅加征將會導致“零售價的重要上漲”。
4月17日,有美國消費者在“臉書”上貼出了壹張照片,展示了他在開市客買到的廁紙——兩年前,這款廁紙壹包賣19.95美元,而如今已經漲到了30.95美元,而且規格還縮水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