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1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3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1日,许多国家领导人对方济各的逝世表达了哀悼。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称方济各是“一位伟人,一位伟大的指导者”。梅洛尼在一份声明中说:“我有幸享受到他的友谊、他的建议和教诲,这些从未间断,即使在考验和苦难时期也是如此。”
曾因移民(专题)政策受到方济各批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21日在其社交媒体上表示:“教皇方济各安息!愿上帝保佑他和所有爱他的人!”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在X(原推特)上发文说:“我的心与全世界数百万热爱他的基督徒同在。”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天,方济各刚刚在圣玛尔大之家与万斯进行了大约15分钟的会面。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消息人士称,与方济各的会晤最初并不在万斯的行程上,但身为天主教徒的万斯,一直希望能争取到与教皇会面的机会,这既是他的个人愿望,也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目标。
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致信法雷尔枢机,对方济各逝世表达“最诚挚的哀悼”。“在他担任教皇期间,他积极推动俄罗斯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的对话发展,以及俄罗斯与梵蒂冈之间的建设性合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感谢方济各为乌克兰和平祈祷,“我们与天主教徒以及所有向教皇方济各寻求精神支持的基督徒一起哀悼”。
方济各其人
方济各本名豪尔赫·马里奥·贝戈利奥(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2013年当选天主教罗马教皇。这使他成为1300年来首位非欧洲出身的教皇,亦是首位来自拉丁美洲、首位耶稣会士出身的教皇。
作为首位全球南方国家出身的罗马教皇,方济各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对“全球不平等”“贫困国家声音”的关注。尽管方济各没有公开说过自己是“解放神学”的支持者,但分析人士认为,他的许多主张都受到这一诞生于拉美的思潮的影响。“解放神学”强调,基督教负有服务贫苦大众的责任。
这体现在他成为教宗后发布的宗徒劝谕《福音的喜乐》和教宗通谕《愿袮受赞颂》《众位兄弟》等文件上。方济各斥责当今世界陷入“货币拜物教”,倡导“结构性变革”,呼吁形成所有人命运与共的意识,“优先爱最末者”,这包括各种需要支持的边缘群体,如穷人、移民等等。
在教廷内部,方济各强化教廷财务透明度,改革梵蒂冈行政体系,引发传统派系不满。有保守派批评他“稀释教义”,从未停止过对他的反抗。另一边,方济各在堕胎、同性婚姻、给女性授圣职等问题上的保守立场,也让部分自由派也对他感到失望,因为他虽然愿意谈论这些问题,但往往不愿做出重大改革。
譬如,方济各反对同性婚姻,却呼吁神职人员对“非传统家庭关系”持欢迎态度,比如同性恋者、单亲家庭或未婚同居的伴侣。他曾支持同性伴侣享有“民事结合”的法律权益,但也批准梵蒂冈发布声明,禁止神职人员为同性伴侣举行祝福仪式,后来又推翻了这一决定。
美国《纽约(专题)时报》观察认为,方济各任内对于气候变化、贫困、移民等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也是其策略的一部分,旨在让教会远离堕胎和同性恋等分裂性议题。一些方济各的支持者认为,他试图通过这种温和的方式促成广泛共识,从而建立一个更具协商精神、权力下沉的“共议型教会”,逐步将决策权从罗马向地方主教团与基层神职人员下放。
改善对华关系
在国际事务上,方济各多次表达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同梵蒂冈没有建交,但在2018年,中梵首次签署了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被视为是中梵双边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此后,双方又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两度将该协议延期2年。
这份协议曾引发教会保守派人士的反对。202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还专程前往梵蒂冈,试图阻止协议的延长,但未成功;其会见方济各的要求,也遭到婉拒。”梵蒂冈报纸当时刊登文章,驳斥国际政坛上“以地缘政治学”揣测教廷的思路,强调协议利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公益”。
去年10月,中方证实,经友好协商,中梵决定将该临时协议再延期4年。“中梵双方均对协议执行的成效予以积极评价,”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发布会上说,“双方将本着建设性精神保持接谈,持续推进中梵关系改善。”
2020年2月1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慕尼黑应约会见梵蒂冈外长加拉格尔。这也是中梵外长首次举行会晤,王毅当时表示,这是一段时间以来中梵交往的继续,也将为今后双方的往来开启更大的空间。加拉格尔则代表方济各和国务卿转达教廷对中方的敬意和支持,表示相信中方有智慧和勇气早日战胜疫情。-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