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2 | 來源: 大象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珠寶 | 字體: 小 中 大
在被問到會買金飾還是買黃金時,95後消費者小李毫不猶豫,“買金飾不如買金條,保值性更強。”
為了應對市場,近年來,周大福、老鳳祥等品牌也紛紛推出“古法金”“國潮系列”,但市場的反饋卻兩極分化。
在拾字口的東南角,“老功黃金珠寶城”招牌亮眼,已裝修停當,卻大門緊鎖。原本官宣於去年11月份開業,隨後卻悄無聲息,有知情人士表示“原投資人已撤離”。
“並起”的群雄,同質化的競爭
2024年,鄭州珠寶市場迎來新壹輪擴張潮:4月17日,位於東大街的寶匯鑫珠寶交易中心正式開業,主打“輕奢+設計師品牌”定位;最早落戶的中原珠寶城投入約2000萬重金升級改造,打造“壹站式珠寶采購中心”;4萬㎡超大體量的億多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在紫荊山路與商城路交匯處啟動招商,目標直指“中原最大珠寶交易市場”;金多銀多珠寶廣場完成大門升級,強化零售體驗……
伴隨著黃金的熱度,短短壹年,鄭州新增珠寶商業體量超10萬㎡ ,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在管城拾字商圈,壹家珠寶城的金飾按照當日金價,每克再加價拾幾元來賣,與它緊鄰的另壹家就按照市場價來賣……
與市場競爭之“熱”相對的是,傳統婚慶“叁金”遇冷。大媽們眼裡只有黃金,年輕消費者轉向輕奢珠寶,直播電商占據25%的市場份額,部分實體店淪為“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展示窗口。
銘心珠寶集團副總裁謝若表示,盡管新玩家不斷湧入,但不少人仍停留在“批發+零售”的傳統模式,產品同質化嚴重。80%的商戶仍在銷售相似的龍鳳鐲、福牌等款式。
李治國表示,很多地方,消費者進店後,導購仍主要談“克重”“工費”來營銷,缺乏文化、設計層面的價值傳遞,“未來的珠寶城,不能只是交易的場所,而應該是文化、體驗、服務的綜合體。”
“現在的珠寶城,就像拾年前的百貨商場,千人壹面,缺乏核心競爭力。”壹位行業觀察人士指出,“再加上營銷內卷嚴重、價格戰成主流,部分商家甚至推出‘零工費’促銷,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此外,信任危機也在蔓延。2024年珠寶行業投訴量增長40%,主要涉及“金包銀”“虛假宣傳”等問題。
商戶李先生告訴記者,珠寶實體店正面臨生死考驗。壹方面是高租金壓力,核心商圈店鋪租金占營收25%-30%,部分商戶“壓力山大”;同時,庫存積壓導致平均周轉天數達180天。資金轉不起來、資金鏈緊張,資金成本變高,加上專業銷售員流失嚴重,行業面臨“無人可賣”的尷尬。-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