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4 | 来源: 雨丝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婚姻 | 字体: 小 中 大
考虑到当年延安的男女比例和婚姻现实,我们就不难理解黄克功为何对刘茜如此穷追不舍、逼婚甚急了。
朱鸿召在《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一书中披露,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时9万余人,最后到达陕北的幸存者只有4000人,其中女红军50人,比例为80:1。到1937年底至1938年初,男女比例上升为30:1;到1941年,达到18:1。
巨大的女性缺口,使得男性在择偶时几乎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而这些城里来的文化高、气质佳的女学生,则成为人人争抢的“俏手货”。
据《中国女子大学风云录》中描述,女大学生在延河边洗脚,对岸常有男同胞列队观看,女生挤眼笑道:“瞧,咱们的‘尾巴’又来了!”时间一长,女生将常来河边的男人呼为“河防司令”,其中还有后来的开国元勋。南方姑娘钟路遭“围追堵截”,窑洞门缝、衣服口袋塞满字条,人称“被围困的女八路”。
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颁布以前,延安沿用针对旧式婚姻制度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但是由于战争影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是非常严格。
例如,条例规定的结婚年龄为男子20岁、女子18岁。在后来审讯时,被问及为什么要求16岁的刘茜与之结婚时,黄克功答:“她的身体已发育完全了,不像是16岁的人。”
1937年10月5日,延河岸边起了两声枪响,逼婚不成、自认为名誉受损的黄克功结束了刘茜年轻的生命。
在创造良好环境、留住知识分子的形势压力下,毛泽东坚决支持判处极刑。6天后,延河岸又一声枪响,黄克功被执行枪决。
在公审现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告诫革命同志:
“在这民族存亡绝续的关头,希望我们的青年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恋爱的纠葛上面。不谈恋爱自然是最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