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4 | 来源: 雨丝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婚姻 | 字体: 小 中 大
有史料记载,当时延安恋爱结婚的条件有“二五八团”之说,指男性年满25岁,有8年军(干)龄,且是团级干部。
1938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流鼻血旧疾复发,需休养三个月,组织上考虑要派人照顾,就到陕北公学第五队女生队挑人。
“经过五队支部研究,以为最合适的人选,是于若木。因为于若木是中共党员,而且历史清楚,政治上可靠。”
2个月后,于若木接受组织安排,与大她14岁的陈云结为夫妻。
曾在抗日军政大学任职的莫文骅回忆,抗大校长林彪的婚姻问题也由组织安排解决。
当一名女学员被带到校长室,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时,林彪当头一句就是:“我们结婚吧?”
一点思想准备没有的学员吓到了,“哇”地一声哭着推门而出,边跑边喊:“我不干!我不干!”
革命队伍中大多数干部从小就参加了革命,他们没有接触过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女子,更没有恋爱经验。
对于一些知识女性来说,老干部只习惯于吃饭、睡觉、打仗,两人没有共同的情趣和爱好,甚至他们表现出的暴躁与粗野让女青年无法接受。
裴毅然讲述过一个离休女干部的自述故事。她接受文工团的上级安排,和一位比她大14岁的正团干部结婚,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对方性格暴躁,动辄“老子枪毙你!”有一次还将她殴打致左腿骨折。她要求离婚,组织科长批评她:
“他对革命有贡献,对待革命功臣应该热爱。你的小资世界观没有改造好。不准离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