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4-24 | News by: Letsight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毕竟,真正的学术成长从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懂得调配节奏的马拉松。
从ED被拒到直博西北大学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后来,女儿顺利地在三年内完成了本科学业,拿到了西北大学的直博机会,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
申博的过程女儿也是非常辛苦,她一边在学校上计算机课程,一边又参加了一个研究项目,还抽空去了韩国,整个假期排得满满当当。
关键转折出现在升学战略重构阶段。在学术顾问建议下,我们锁定了统计学作为突破口。
西北大学
为争取目标导师的研究助理席位,女儿开启了极具策略性的学术社交:前两次办公室守候虽未得见,那时候她有点灰心,我鼓励她再试一次。我对她说:
你永远不需要猜别人愿不愿意帮你。你只需要清楚、坚定地表达你的需求。如果对方愿意,他自然会动用自己的资源来支持你。
第三次,她终于约到了那位教授。她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兴趣、规划和诉求,两人一聊就是一个小时。她一回到家,我就知道,这事已经稳了。
正是这位伯乐导师,不仅提供了关键的研究岗位,更以个性化推荐信助她打通顶尖学府的壁垒。
最后她选择人工智能这个方向,也是个“意外之喜”。
Ashley在美国大学访校(2022年6月)
她在西北大学读博的导师,背景非常硬核:加州伯克利博士。
女儿作为系里学生,主动带这位教授参观实验室。就是这次接触,让教授记住了她并邀请她加入自己的课题组。
没想到这两年ChatGPT大火,那个教授也跟着爆火。女儿说,如果现在再申请,他都未必会收她。
博三找实习
崩溃与转机
时间很快来到了博士三年级,女儿终于可以开始找实习了,但现实让她措手不及。
她原以为博士身份在找实习时会占优势,结果一投简历才发现,只要一提“需要sponsor身份”,很多公司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那段时间,她几乎投了上百份简历。有一天,她情绪彻底崩溃,给我打电话时哭得特别伤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