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4-24 | News by: Letsight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后来,转机出现了。一位在Capital One工作的学姐,给她内推了一个实习机会。
虽然这家公司的方向和她本身的研究领域有点偏离,但学姐的“神助攻”真的太及时了。
她一次面试就通过了,因为她的技能恰好匹配了部门当下最需要的方向。
这个实习经历也成了她职业生涯的第一块跳板。实习结束后,公司立刻给了她 return offer。
最后到了博四,Meta抛来了橄榄枝,邀请她参加暑期实习。
她权衡了两边,虽然Capital One那么好,她也很感激,但最后还是决定去Meta试试看。她也给Capital One回了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
没想到他们仍然表示支持她的决定,还坚持为她的项目继续申请专利。这种对年轻人才的尊重,真的让我对他们感到钦佩。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女儿下定决心留在美国发展。
当然,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但回想她12年级那会儿,我一提留美,她是跳着脚反对,坚决不肯的。
孩子真的会变,会成长,只是我们家长,有时候需要多一点耐心,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己走一走、试一试。
一路走来,我们最大的感悟就是,留学相关的很多事情,早点启动,早点规划,真的会轻松很多。
当我们决定送孩子出国时,其实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不仅是经济上的准备,还有孩子的心理韧性、学业节奏,以及对文化差异的适应能力。
孩子在国外真的压力挺大的,家长的支持,不仅仅是情绪价值,更是在关键节点上提供方向感。
如果自己做不到,就尽量帮孩子找到靠谱的资源,向更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
毕竟在国外求学这条路上,孩子已经背负了很多,而我们做家长的,能为他们分担一点,是一点。
今天,我们跟随Ashley的脚步,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从国际学校的抉择,到身份规划的远见;从学术的巅峰,到职业的起点,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成功故事,更是一场关于爱与智慧的深刻启示。
教育的意义,不是让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者,而是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之所以愿意分享这段经历,是因为一路走来,我们有幸得到无数双手的温暖扶持。
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朋友的支持,甚至是陌生土地上的善意提醒,都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
如今,我们希望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如果我们的故事能为那些《注定要远行》的家庭带来哪怕一点点启发——无论是点亮一盏前行的灯,还是避开一处深坑——那便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毕竟,远行的意义,从来不只是抵达目的地,而是让每一步都走得更有力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