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4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6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波音 | 字體: 小 中 大
據悉,C919從2008年立項到2023年商業首飛,原計劃約95億美元完成首飛,結果耗資早超過200億美元,這其中還不包括上萬名中國商飛壹線員工的廉價勞動。
波音是中國航空公司主力 C919 仍無力替代
中國是全球最大航空市場之壹,雖然商飛指出,國內航空公司不斷加大訂單,但是壹直以來,波音的737、777和787等機型,是各中國航空公司的主力。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中國共14家航空公司全波音機隊運營,包括山東航空、上海航空、昆明航空等區域性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和海南航空的波音機隊占比更分別達到驚人的90.2%、84.5%。
但是由於中美關稅問題,供應鏈體系的脆弱性在這場貿易戰中暴露無遺。 根據彭博指出,波音在中國擁有35家直接供應商,這種跨國協作模式直接遭遇嚴重打擊,壹方面,中國制造的零件出口面臨更高關稅壁壘,其次是美國本土航空制造業同樣深受原物料漲價困擾。
雖然中國積極發展本土制飛機,且C919在中國國內市場的部署逐步擴大,但就目前來說,波音、空客仍吃下全世界客機制造市場。
《彭博》先前評價,空客和波音應要為這場戰役做准備,因為這是中國的戰略產業之壹,而中國商飛試圖在未來這個行業中站穩腳步,雖然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並且會遭遇巨大阻力。
迄今,C919尚未取得歐美的適航證,且其在產能、零部件供應和國際認證等方面仍面臨挑戰,不過中國商飛指出,正積極尋認證,為進軍國際市場鋪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